陪伴

人一生的旅途中,需要陪伴,它也許是可以傾訴心事的摯友,也許是可以為你遮風擋雨的親人,也許是可以相互依靠的伴侶,他們帶給人們的,往往是暖暖的愛。可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21世紀,陪伴青年人的卻反而是冰冷堅硬的電子產品。

每次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踏進捷運車廂時,不出意外,座位上總是坐滿了人,放眼望去,百分之八十的乘客都低著頭,像一個個黑色的小鍋,就是不見它翻蓋,他們的手指還不停的點來點去,小雞啄米都沒他們那么勤快。站著的人也不甘落後,從兜里掏出個大屏手機,靠著扶桿,頭也不抬的搗鼓起來。我們不玩手機的反而顯得不合群呢。隨著信息化的全球普及,幾乎人人都手持一個手機,有的甚至一人兩機,這還不包括那些平板,手提電腦,itouch曾經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早就演變成了機不離身了。

有這樣一件事,同樣是發生在公交上的,美國公交上的一個攝像頭曾攝下這樣一個畫面:一個人從口袋裡從容地拿出一把手槍朝車廂另一頭瞄了瞄,又收回來,不一會兒,又用手槍擦擦鼻子,在手上轉兩圈而身邊的遊客竟無動於衷,就連離暴徒一米遠的人也是猶如禁止了一般,整個車廂沒有一點異象。再看看原來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忙著刷屏,無暇顧及。

也許你會懷疑,但這就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毫不誇張地呈現出了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而不是陪伴。

有人說:信息便利了我們的生活,這一點我不否認,是它讓我們從飛鴿傳書,烽火報信轉變成了鈴聲一響,訊息收到,毫無節制的陪伴很快就成了依賴,這也就是充電寶存在的原因我們不能沒有手機,它已被列入了家居生活必備品了,這就是所謂的陪伴,人們生命的一部分。

我多么想告訴那些總手捧手機的人,別讓陪伴成為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