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洞港知青農場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外公提議我們全家去他當年知青下放的洞港農場去參觀,去感受下當年知青的生活和勞動的成果。全家都表示贊成。

一路上我一直問外公:“什麼叫知青,什麼叫下放,為什麼要你們去農場?去那兒都做什麼呀?”外公笑著對我說:“知青就是剛剛踏出校門的學生,知識青年們,自願從城市去農村,幫助那邊開墾荒地,種植。”車子快開到農場的時候,外公顯得格外興奮,一邊指著窗外那一片片樹木,桔林,一邊對我們說:“你們快看,這兒,那兒,原來都是荒地。這些都是我們知青來了之後種的。”我不禁稱讚起來:“哇,外公你們好厲害呀!”

車子在洞港知青農場門口停了下來。外公帶我們來到博物館參觀,這是一排平房,有很多房間,外公說:“每個房間都陳列了很多不同時期的照片,你們一個一個看過來。”我跟著爸爸媽媽一間一間地參觀,突然,我看到有張照片下面有外公的名字,可我都認不出照片上外公的摸樣了,媽媽指著照片上一個頂著火辣辣地太陽,揮汗如雨地在幹活的年青人說:“你看,這個就是外公,外公他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勞動,把這片荒地變成了田野。那時候他們住的就是這個簡陋的房子,吃的是鹹菜,青菜,冬瓜湯,但是他們用青春和汗水,使這片荒地脫胎換骨了。”我和媽媽又來到了一個擺滿了農具的房間,裡面有很多農具連媽媽都說沒有見過,外婆一個一個解釋給我們聽,這是水車,那是打穀子的,還有一件掛在牆上的蓑衣,外婆說那時候就是穿著這個擋雨的。我又好奇又驚訝,原來孤舟蓑笠翁中的蓑衣是這樣的,種地也不單單就是書上看到的拿著一個鋤頭就行了。

今天參觀了知青農場,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教過的知識,感受到了知青們的那種不怕苦,不怕累,奮發,奉獻的精神!現在雖然已經不需要我們當知青,乾農活。但是我也要發揚知青的精神,把它好好用在學習上,以後長大了成為有用的人,為國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