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節日

家鄉的傳統節日很多,如五月的端午節、七月的鬼節、八月的中秋節等等。而最隆重又最熱鬧的則是春節,我們這裡俗稱“過年”。

家鄉的大年從臘月初一就開始預熱。人們用一年辛勤勞作的積蓄忙著辦年貨。到了臘月二十日後,家鄉處處都浸入了過年的繁忙熱鬧之中。人們支起了大鍋蒸糯米釀甜酒打糍粑,招來親朋好友殺年豬。殺的豬是不賣的,往往醃製成臘肉以備來年招待客人、走親訪友。

我們這裡有諧語說:二十四,長工不管事;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殺肥豬;二十七,殺騸雞;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釀甜酒;三十日,坐著吃。說的就是我們這裡準備過年的情形。

在忙忙碌碌中,臘月三十日到了,全家老少提了酒菜、紙錢、香燭、鞭炮,去給逝去的先人們上墳,我們稱為“封歲”。說是要讓先人們吃飽喝足,大傢伙才好過年。所以這一天,山里到處是上墳的人,漫山遍野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可熱鬧了。

到了傍晚四五點鐘,豐盛的年夜飯準備好了。圍著滿滿的一桌子菜,一家人團坐在一起開始吃年夜飯。雞鴨魚肉,樣樣齊全。大家談著話,相互讓著菜,一派和睦熱鬧的景象。

大人們給孩子們發了壓歲錢,孩子們樂得歡天喜地。平常吃飯最磨磨蹭蹭的孩子們,年夜飯卻吃得飛快。大人們一杯酒還未下肚,他們便呼啦一下出了門。他們要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給村中百家賀年。孩子們走東家,串西家。口中甜甜地嚷著:恭賀您過個好年!主人家眉開眼笑,拿出家中早準備好的小吃招待他們,還留他們吃年夜飯。孩子們總是很禮貌地推辭,又奔向下一家。全村都走遍了,然後帶著各種各樣的小吃回家。

過年的這天晚上是不能早睡的,大人小孩必要坐到半夜12點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可口的食品,談天說地,講故事,家中所有的燈都亮著,稱為“守歲”,又叫“照歲”,以等著新的一年的來臨。

轉鍾了,晚上12點一過,家中的男主人便匆匆帶上紙錢、香燭、鞭炮,挑著水桶去村中老井挑水。燒了紙錢,燃了香燭,放了鞭炮。然後挑著滿滿一擔水回家。這就是家鄉的“挑荷花水”。據說誰去得最早,來年的運氣會最好,家中來年便財源滾滾。

大年初一,天剛蒙蒙亮,往日貪睡的孩子們卻早早起了床,忙著去給村里人拜新年。主人家便給孩子們喝紅紅的甜滋滋的糖茶,還擺下好吃的來款待他們。孩子們去得越多,主人家越高興,說明這家人緣好,來年福氣也最旺。

初一過後,人們開始帶著自製的臘肉,拿著糖,拎著酒,去給遠方的親戚拜年。這走親訪友的熱鬧景象,一直要到正月元宵節之後才降溫。

這就是家鄉的“過年”,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