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作文

個性作文(1)

曾幾何時,“個性”成了一個時髦的詞語。

經過了一個扼殺天性的模式化的年代,人們在審視過去所犯的錯誤時又重新發現了多元化的重要性。於是,“張揚個性”成了新的口號。“個性!”青年們呼喊著,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獲得自由;“個性!”學生們雀躍著,雖然他們並不完全理解這個詞的意義;“個性!”教師們追隨著,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在個性浪潮的裹挾下,人們的觀點也發生了改變。“你穿得真箇性”“他真有個性”之類的話不再暗含諷刺,而成為莫大的恭維。是啊,在一個“個性”的社會裡,有誰會甘於平庸呢?

其實呢?所謂的“穿得有個性”,可能只是一件圖案混亂的t-shirt、一條磨白的牛仔褲外加一堆形狀怪異的銀飾品;而被評價為“真有個性”的人,也許只是因為他可以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出口傷人。

人們所追求的“個性”,難道就只是這樣而已嗎?

真正的“個性”,應該是由內而外的。它應該是一種修養,一種經過歷練之後形成的人生理念,遠比外在的穿著要深刻。誠然,一個人的穿著可能是其個性的反映,但他的個性卻不會因他的穿著而改變。試圖在穿著上追求個性的人,最後追求到的只能是膚淺。

同時,張揚個性也不能隨心所欲。即使是尊重個性的社會也必須有最基本的制約,比如道德,比如法律。換句話說,張揚個性的前提是不傷害別人,是任思維馳騁而不是任惡習滋生。

在整個社會都在高呼“個性”的時候,真正有個性、真正懂得張揚個性的人實在太少太少。

個性,是對自己對別人的正確認識,是不隨波逐流的堅定,是面對不解和嘲諷時的勇氣。為科學研究而和猩猩群共同生活了十幾年的女科學家珍·古道爾是有個性的,雖然她看起來只是個穿著樸素、面容溫和的老婦人;獨自生活在瓦爾登湖邊沉思、寫作的梭羅是有個性的,雖然他沒有把頭髮染成時髦的藍色,而且他還不得不像農民一樣辛苦勞作。是的,這些才是有個性的、勇敢的人,他們做出了與常人不同的高尚選擇並堅持了下去。

面對他們的成就,我想說,那些身首奇裝異服、無病呻吟、粗俗膚淺的人根本沒資格談“個性”二字。

個性作文(2)

記得有一位作家說過,大幹世界無所不有,作家要容得下生命的個性。推而廣之,我們每個人、每個國家不都該如此嗎?幾個殊異的幾何圖形放置一塊,若要選出不同於其他的一個,那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面對一個玫瑰園,有人說這是一個壞地方,因為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而有人卻認為這是好地方,因為每叢刺上面都有漂亮的花。而對下雨,詩人說它滋養詩情,農民說它灌溉田苗,行人嫌它妨礙走路。

雖然上面幾種看法都是合理的,因為他們從不同的立場、角度出發,根據自己的利益或愛好得出不同的答案,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個性是彼此相異的,我們要有寬廣的胸襟,容得下生命的個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甚至是多面性,我們在認識事物時,由於立場角度不同,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答案又何必強求一律呢?正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朵玫瑰,畫家看色彩和構圖,哲學家必定要用“默默無聞”的價值觀來讚嘆一番,而商人肯定考慮花的銷路和利潤。不怪他們,只因花兒有形狀色彩,有內在氣質,有市場需求,所以尊重個性應在情理之中。

尊重個性,才能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中國青年報》曾刊登一篇關於素質教育的文章,內容是如何用氣壓計測量一幢桉的高度,其答案有幾十種之多。在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深深感到答案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個性是如此神奇。前一階段,上海有個叫韓寒的中學生,文學才情極佳,為了能有更深的發展,他毅然衝破各種阻撓,決定退學搞創作。我想,只要他能一以貫之,堅持不懈,這種文學才華和鮮明個性的結合,說不定能給中國未來文壇樹立一座豐碑。

反之,窒息個性,扼殺個性,強求一律,眾口一詞,必將摧殘創造力,久而久之,社會還如何發展,如何進步?正如一位哲人說:在船上。如果眾人都站在一邊肯定不是好事,在社會上亦如此。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請容納生命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