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議論文範文800字三篇

篇一: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從巨鹿之戰到霸王別姬,項羽自始至終未曾給自己留過餘地;“做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孔子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當有中庸之道,過猶不及。項羽是英雄,英雄的處世之道,非常人可學;孔子是哲人,哲人的處世方法,人人可學,不過很多人卻學不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我們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項羽的成功方法:不留餘地。不管是高考報志願還是畢業找工作,大多數人都不留餘地,認準一所大學,一家公司,最終卻一敗塗地。我們不是英雄,我們破釜沉舟,要么餓死,要么淹死。因此,我們得學哲人的辦法——中庸。

何謂中庸?通俗說就是做事不做少也不做滿,要在適當的位置停下,這就是中庸。可是這似乎簡單的道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究其原因,不過是人們對完美的盲目追求。

鋼琴老師的兒子學習成績一直優異,北大錄取,考證,保研,似乎一直是一個完美的人。只是如今三十而立的年紀,卻不能長陪父母,感情生活也一片空白。而老師的女兒,雖不如她弟弟那般優異,卻生活富足安逸,有家有朋,有兒有女。我們一直追求著完美,卻不知道為自己留下通向完美的後路。

其實,祖先早有告誡:話到嘴邊留半句。留下這半句,可以給人以想像,讓人按著自己的想法去猜測,即使這句話不說完,也讓它在每個人心中都成了一句完美的話。不過現在更多的人,說話做事留下的空白,要么是顯示自己的高深莫測,要么就是為了給他人在暗地裡留一手。以為自己做到了360°處世,實則這空白成了真正的空白,是無知的表現,是人品的缺陷。如果這空白最後能有些什麼,我想,不過是這空白上留下的污點。我們每個人都想達到完美,我們也懂得做事要留有餘地,卻無人將二者結合起來達到進步的目的。完美不能盲目追求,留白並非玩弄心機,留白是為了進步,進步源於對完美的追求。

就像曲子中的空拍最牽動人的心跳呼吸;就像小說的結局開放才有吸引力;就像演員不做足戲要留給觀眾。生活中的極致,並非盲目追求不留餘地,而是事做七分,話留半句。

評:角度全面而分明;論理清晰而深刻。

篇二:

“夢想沒有有效期,只要你還活著,夢想永遠不會過期。”------題記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先和大家講一個有關夢想的故事。有一個日本人,岩崎敬一,男,36歲。8年前,他28歲,在父親經營的空調商店裡工作,日復一日枯燥的工作,他覺得人生十分無聊,想出去旅遊。

先環遊日本,再環遊全世界。就帶160日元(相當於12元人民幣)。行李就是一輛腳踏車和簡單的換洗衣服。這就是他旅遊開始的一切準備,僅憑著一股“阿甘”的精神,依靠在途中表演雜耍和魔術掙取生活費,登上過珠穆朗瑪峰,從恆河的源頭劃小船一直漂到大海,未來的日子裡還要攀登西歐的山峰---勃朗峰,獨自划船穿越大西洋。這些我們許多常人心生嚮往但卻望而生怯的夢想,他卻正在一個個地完成著。

說完了故事,我想大家也會佩服故事中的那位日本人。但也僅僅只是佩服而已,有多少人不曾有過和他一樣的夢想呢?拿諾貝爾獎,拿奧斯卡金像獎,游遍整個世界,乘宇宙飛船遨遊太空,這些曾經的兒時夢想,曾不無時無刻地在我們的心中蕩漾,但卻又被我們自己所設定的原因否決了:我沒有那些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那么聰明、那么能幹;也沒有那些拿奧斯卡金像獎的演員們帥氣、美麗;更沒有如同岩崎敬一他那般強悍,能靠12元人民幣環遊世界。所有一切的夢想,在我們自己的心中不斷地誕生,然後又被無情的否決,最終只能在自己家的牆上或者電腦桌面背景上弄上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望圖興嘆。

《游褒禪山記》里,王安石他因為順從了別人的意見,從洞中退了出來,之後後悔莫及。我們生活中不也有很多人在上演著這樣的悲劇嗎?經常聽到某位大媽羨慕地看著正在學習鋼琴的女兒,嘴裡說著“要是我年輕的時候會學鋼琴就好了,可惜現在老了,不是學的時候了。”之類的話語。是真的不能學了嗎?其實並不是不可以學的,只是學習也有黃金階段和衰弱階段,當是只要有毅力,也一樣可以學得好的。

大家要記住,夢想是沒有有效期的,只要你還活著,夢想永遠不會過期。不要壯志滿懷卻思前顧後,也不要前天晚上想著千百條自己以後的未來道路第二天卻依然重複著以前的行為,該幹嘛就幹嘛。人生短暫,不要到自己臨終之際了,望著自己掛在牆上的夢想,而潸然淚下。

篇三:

在當今這個社會上,人們總會討論這樣一個話題“寒門怎樣出貴子?”。其實這個話題的確難以思考、下定論。但我在收集資料結合自我想法後,我有了這樣一種感悟。

電子商務品牌京東的創使人(兼CEO)劉強東就是這樣一個出自寒門的“貴子”。劉強東出生在江蘇宿遷市,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常常是吃上頓沒下頓,但是劉強東沒有被家庭的困苦所*,他努力學習,最終以高分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隨後才在不斷創業的磨練中收穫了成功,並創建了京東品牌。

寒門,何為“寒門”?“寒”是家庭的貧困、生活艱辛的驗證,而一個人的志向、人生夢想、奮鬥目標,卻不會因為周圍這一切而遺忘或改變,俗話說的好,“人窮志不窮”,一個人只要志向還在,那么他就一定是有希望的,將來會看到日出光輝的機會。寒門怎樣出貴子,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人生志向。

曾經有一個貧困人家的兒子,很渴望美好、富裕的生活,於是他下定決心,為自已定下了一個人生目標,隨後便每天盼著能實現,一點兒也沒有去真真切切的努力,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的人生最終在時間的風乾下,成了一張畫滿空想的紙。

這個故事在某些人看來是很無趣、陳舊,甚至是毫無意義,他們也許會把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描繪成一個好為人師的“煩老頭”,而並不會真正理會這個故事的深刻哲理,但是仔細去體會它,不難就會發現這時在警示一個人立下志向後所該做的事情。那么應該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個——努力。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如果把志向比作火柴,那么努力就是一團火焰,它不僅可以照亮一個人的前方,而且可以點燃起新的希望!如果把志向比作一個起點,那么努力就是實現夢想的奔跑方式,只有去做了,才有可能有結果!所以寒門怎樣出貴子?還需要努力。

寒門出身的人,站起來,為自已定下一個人生志向,然後去努力奔跑、奮鬥,不要懼怕沿途的困苦、譏笑與不宵一顧,在堅持的指引下越過人生的障礙,把一個個人生的傳奇變為現實。堅持,必不可少!

寒門怎樣出貴子,答案就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