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目的地進發初三議論文800字

篇一:

看著試卷上的鋼叉,又一次無助了。暗紅的鋼叉與白色的試卷形成鮮明的對比,那一道道嫣紅如烙印,印在我的心裡。努力了這么久,換來的卻是這樣。心裡不甘的我用手漸漸的把試卷揉成一團兒,仿佛這樣就可以忘記自己的失敗。但試卷上的紅叉還是如一把圖釘狠狠地踩進我的心臟,痛得我不能呼吸。

課間操,跟老師請假,趴在桌上,回想那無數個日日夜夜迎來的半期考試,那么多晚上上下眼皮打架卻努力地睜開雙眼繼續背書,為什麼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我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我心不甘,不甘啊!在淚眼朦朧中,窗下一朵小花出現在眼前。唉,它也不過只是曇花一現吧?但它明明又是那樣的嬌艷可人。我有了下樓去觀望它的衝動。走近站在花旁,竟能感到這小小的花兒發出的無限芳香。這小小的花兒,在這寒冷的冬天,與寒風冷雨作著鬥爭,就為了這短短几天的明艷,它沒有退縮,而是朝著目的地進發,進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想到這兒,我不禁問我自己:你真的想這樣混下去嗎?開玩笑說的去藍翔學挖掘機要變為現實嗎?還是真的只能去職高?

不!眼前又浮現出爸媽親切的神情,早上爸媽都早起送我,怕我遲到,還在家裡為我精心準備飯菜。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不,不能這樣混下去,不能氣餒。不過一次失敗哪會那么容易把你打敗,我自己對自己說。我不過是一輛偏離了軌道的列車。只要把方向把正,哪怕比別人多走一段路程,也能到達目的地,只是看自己能不能堅持。

想到這裡,豁然開朗,我是一輛通往目的地的列車,現在進入了隧道,雖然裡面很黑,但裡面有直直的軌道,有明亮的燈光照耀,我不會恐懼,也不會害怕。因為只要我向目的地進發,隧道遲早會走完,迎接我的將會是太陽的光輝,它會溫暖我心。

我又回到夥伴中間談笑,我不怕日曬雨淋,因為我知道,我會到達我的目的地,哪怕穿越荊棘地,哪怕高山大海阻隔。

向目的地進發,勝利的曙光在等待著我。

篇二:

喜歡打牌的人,大概都會同意“成功的人生並不在於握有一手好牌,而在於把一手壞牌打得可圈可點。”

人在失敗的時候,很容易自怨自艾,悲嘆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要是長期處在逆境的話,恐怕更要怨天尤人,或者會認定自己一無是處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成功之道,首先在於認識自己。我們且看一段平凡人的自述?

“我沒有任何專長,每一方面都屬於中間水準。有的比水準稍高,有的比水準稍低。譬如體能方面,我跑得不快,游泳也勉強;騎馬比較內行,但是離*的技術還很遠。我的眼力很差,射擊往往落空。因此在體能方面,我只是泛泛之輩。在文藝方面,亦復如此。我這一生雖然寫過不少東西,但是每一篇文章都得塗塗改改,苦不堪言。”

這樣的一個人實在並不稀奇,但他究竟是誰呢?他居然是連任四屆美國總統的羅斯福。

羅斯福的自知之明,當然不只是上述兩方面;他還知道自己傾向於公眾事務、喜歡組織與領導。他的成功關鍵還在於訓練自己的性向與能力,使其充分發展與盡情發揮。成功決不能依賴星座的運勢,而必須由日日勤奮所迸現的火花,積燃成炬,閃耀光輝。

一九三二年奧林匹克世運會的英雄之一,美國女子蔡含瑞(D·Zaharias),她獨得八十米高欄與標槍雙料冠軍、跳高亞軍。世運會後,她轉習高爾夫球,不出數年即勇奪美國與英國兩項業餘大賽的冠軍。許多人在讚嘆之餘,難免會說?“她真是個天生的運動家,注定要得冠軍。”

但是蔡含瑞怎么學習高爾夫球的呢?首先她分析球桿的揮力、研究球速及曲線,直到她認為自己完全了解為止。然後每日練習十二小時,平均每天擊出一千球,一直練到球桿握不住為止,這就是她成功的代價。這樣的人得到冠軍,怎可說是上天注定的,這是她自己爭取來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如此奮鬥?

因為目標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因為光明的遠景可能成為事實。居里夫婦在發現鐳元素之前,連續四十八次實驗都失敗了,居里先生頗為泄氣。居里夫人說?“縱使再過一百年才能找出這個元素,我只要活著一天,就絕不放棄這個實驗。”結果當然是令人振奮的。

明確的目標可以使生命變得單純,同時使能力集中焦點。柔和的陽光透過放大鏡的焦距,可以立即倍增溫度,甚至點燃木材。人的能力也需要凝聚、需要錘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