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除夕記事》有感

讀《除夕記事》有感

這只是一篇很普通很普通的文章,但就是這樣一篇文章,卻深深地把我的心觸動了。

這篇文章描寫了作者家裡除夕發生的事。爸爸讓“我”把飯糰撿起來,“我”不以為然,不想撿。爸爸看見後,讓“我”計算了一下,如果全國上下13億人口都這樣不知節儉,要浪費多少糧食,等於多少財物。“我”算後才懂得節儉。時啊!只是由很小的幾粒米組成的飯糰被浪費,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可是如果人人都覺得沒什麼,那可就有什麼了!我們生活富裕了,但節儉這種美德不能忘啊!現在,有的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他們甚至覺得錢是從天下掉一來的,花多少都沒關係。

但, 事實證明並不是這樣的。第一分錢都是父母在工作崗位上用辛辛勞與汗水換來的!或許,你會認為節儉就是小氣、摳門。對,但正是這種小氣、摳門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有一位老爹爹,他為了省一分錢去拼了命,本來可以在家裡享天倫之樂,卻要天天去蹬三輪,你會笑他小氣。但實事是,他一年掙的幾千元錢,要拿出百分之九十九去資助貧困學生!

節儉這種傳統美德,我們一定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