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熬夜的中學作文

熬夜是一種現代生活經常聽到或者做到的一種現象,是一種危害人的身體的不良習慣,可導致一些疾病,降低效率。熬夜是不良習慣的一種,容易缺乏內源氧。下面是關於熬夜的作文,請參考!

熬夜的作文1

睜開眼的第一時間,感覺到的是來自於脖頸的酸痛。眼睛由於長期處於黑暗中,對明亮的燈光已有幾絲不適應。揉了揉眼,我扶著桌沿嘆了口氣:我這是,趴桌上睡著了?邊站起身舒展幾下邊瞄了一眼牆上的掛鍾,已經這么晚……不,是這么早了么?我自嘲著搖了搖頭,又坐下繼續揮灑筆墨了。

我第一次熬夜,好像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作為一個國小、國中還算成績不錯的高中生,剛入學那會兒更是飛揚跋扈,自以為好成績會一路相隨的,於是,每天都重複著上學、放學、回家、玩、作業、睡覺的程式,無限循環直到第一次月考,數學成績慘不忍睹。打那兒以後,媽媽的嘮叨聲教育聲不絕於耳。老媽還非常認真地替我做了月考總結,得到了一個邏輯相當強的結論:沒有熬夜。因為老媽向成績好的親戚家長取過經,他們表示:要想成績提高,必須做好複習和課外習題的工作。但為什麼平常沒有做呢?因為我睡得太早了……

“你看看對面那家孩子,多用功,多懂事,你那么早睡覺乾什麼?!人家那么晚了還在用功學習……上一次我一覺都睡醒了,那孩子還在燈下寫作業……”老媽很快發現,我書房對面那棟樓的三樓的那家同學於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第一次聽她這么說時,我十分佩服對面樓上那位,別人一覺睡醒了,她還在寫作業。久而久之的,我便煩躁起來了,不就是熬夜嗎,至於這么老念叨著么?我也可以啊——

於是,我便走上了熬夜的道路。倒上一杯白開水,我低下頭開始寫作業,那股較真勁兒把我自己都驚倒了。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鬆開一直緊皺的眉頭,端起茶杯一口氣喝完了一杯水,小心撥開窗簾看了一眼對面那幢樓,果然,從上到下,就一家書房亮著不會閃動的白色燈光,正是那個經常被老媽掛在嘴上夸的學生。此時,她應該正在一片白花花的試卷上奮筆疾書吧。我又坐了回去,伸手抽出新買的課外習題,皺著眉做了起來。夜很靜,只有筆尖與紙的婆娑聲沙沙作響,呼吸似乎都變得微不可察了。但即使是這樣,越來越沉重的眼皮還是很稱職地提醒著我的生物鐘——到點兒了,該睡了,打了個哈欠,淡淡的潮濕感和酸脹感瞬間溢滿眼眶。好累呀!我做完了最後一道題目伸了個懶腰,看著掛鐘上的時間已指向11 點30 分,而對面那樓的人好像把書又翻了一頁,喝了口水,似乎完全沒有停下的跡象。迷迷糊糊中的我打了個呵欠關上了電燈,本能地脫下外套,趴在床上,自覺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早晨依舊是被鬧鐘吵醒的。第一個蹦出來的念頭就是:昨天晚上熬夜失敗了!我嘆了口氣,罵了一句自己沒用,當初是誰說不就熬個夜,算什麼的,結果昨天連午夜都沒堅持到啊!

和閨蜜們表示自己不會熬夜,求真經相助,她們用驚愕的眼神看著我,平復了一會兒,她們提出灌咖啡可以保持神經持續興奮,所以,為了能成功熬夜,我生平第一次喝下了不加糖的苦咖啡。

坐在檯燈前已有好一會了,做完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和課外習題,我抬起頭挑釁地看了看對面樓上,在咖啡的作用下,我沒有絲毫的疲倦。熬夜,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了。我抽出課本開始複習和預習,大腦非常清醒,所以學習效率很高。很快就預習完了下一章節的最後一頁,我支著脖子轉了360°,脊椎骨發出了十分清脆的一聲。抬眼看了看對面樓上,果然燈火依舊。看著時鐘已走過12 點,我不禁感嘆這樣一天比別人多學幾個小時,成績能不提高么?不管了,雖然已經完成了學習任務,這第一次熬夜,就索性跟你爭個勝負吧。我從書櫃裡翻出一本塵封已久的作文書,打開讀了起來。不經意地一抬頭,發現對面那幢樓的燈光已經不知何時滅了,心中一陣狂喜,我這算是贏了么?書房門開了,老媽睡眼惺忪地探進頭來:“不早了,睡吧!”我應了一聲,雀躍著奔向了臥室,瞄了一眼鬧鐘:2 點。

哎,終於成功了!我一個“大”字攤在了床上,閉上眼睛的瞬間眼睛好痛,但心情依舊很好,長呼了一口氣,打算睡覺了。可是,儘管眼睛和四肢已經很累了,大腦卻異常清醒,輾轉反側了好久,不知何時,我才慢慢睡去。

熬夜的作文2

我愛熬夜,深愛。

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熬夜,不論做什麼事,總要放到晚上。當然,作業在晚上寫,玩、娛樂也在晚上。但白天卻睡很久,常常睡過了早飯和晚飯。

正因為這樣,白天總是萎靡,提不起來精神。

那段時間,我的口腔潰瘍一直不好,總是一處地方好了,另一處又長了起來。我的爹媽一直以為是我缺少某種維生素,總是買含有維生素的補品,給我補這兒補那兒。

可是,口腔潰瘍一直不好,沒有任何效果。實在沒法,媽媽就弄了半杯子的鹽,兌上點熱水,讓鹽融化。她拿出幾根棉簽,或者說一盒。沾了鹽水,讓我張開嘴。我照做,她把棉簽伸到我的嘴裡,觸碰我那潰瘍的地方。

一股被刀割的痛隨傳遍全身,直到心底。繼而口中有了一絲血的味道,順著我的嘴流了下來,我又聞到了血的味道。

我張著嘴巴,流著淚——我發誓,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疼哭。在這以前,無論是被開水燙得皮肉皺起,還是竹棒把傷開“撕開”,暗紅色的血順著皮鞋直流不停,還是從雙桿上摔到水泥地身體屈成蝦米狀,我都是只皺皺眉頭,從未掉過一滴淚。

可現在,血順著我的嘴流,淚順著我的臉流。我痛苦,嘗著血和淚混合的味道。

醫生說熬夜會導致口腔潰瘍。我後悔熬夜,原來熬夜的味道是這樣的痛苦。

血流了,總該結束了吧。我想我是有些天真了,因為清洗完,我媽媽給了我兩粒石子大小的藥,說是維生素,讓我含著,放在傷口上,過會就好。

我確實分不清那維生素是酸還是苦,不過我知道,味道是讓人難聞,難以觸舌的。有那兩粒維生素放在那兒,傷口越發地疼,鑽心地疼。我問媽:“可不可以不含?”

“不行!”冰冷地拒絕。

我忍著痛,我想分清那是什麼味道,像苦的,又像酸的。

我知道了另一種熬夜的味道——分不清是酸還是苦。

兩粒藥終究還是融了,傷口也不痛了,只是覺得有此腫。

我想著:以後別熬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