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1)

暑假,我最近讀了一部經典名著——《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並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這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們只在乎是否對自己有利,什麼事也不放棄討價還價。人生的錯誤,往往在於“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給予人方便,等於給予自己方便;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裡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並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

甘願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的善良的人。

初一:林灝塬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2)

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名叫愛的教育。因為沒有人跟我說,所以沒看。

我依稀還記得:小時候,愛看書的我,看愛的教育時,最喜歡,給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小抄寫員)里:

寂靜的夜晚,皎白的月光正灑向大地,一扇窗戶的玻璃下映著一個瘦小卻忙碌的身影。

“呼,今天的文稿寫的差不多了。”他已經堅持了三個多月幫父親抄寫文稿了。

敘得亞出生在一個清貧的家庭,他從小就很懂事。為了使家裡的經濟條件得到改善,使父親的負擔能減輕一些,年幼的他便每天深夜起床為父親抄寫東西,自己卻因為睡眠不足而使學習下降了。父親為此誤解了敘利亞,可他依然頂著壓力,堅持每天深夜繼續工作,父親發現真相後,十分感動!

愛的感悟:

可能有人會問:愛是什麼?在哪裡?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這樣問的人:

可能

只是一個

不經意的小動作

只是冬天時

媽媽熬的一碗

再普通不過的粥

就算一個

小得不能再小

的眼神

也能

表達出

愛的真諦

愛無處不在

卻也無處可尋

只要你學會

去愛別人

也就能發現

在身邊的那些

愛你的人

初一:李瞻超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3)

《愛的教育》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世界名著,它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198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該書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之中。1994年,該書被列入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之中。XX年該書被中國教育部指定為中國小語文新課標課外閱讀書目之一。《愛的教育》超越了時代和國界的限制,被以成數百種文字,成為世界上最受遠迎的讀物之一。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在眾多名著中選擇了這一本。

書中的作者採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在這么多的小故事當中,我的是最喜歡《體育課》這個小故事。因為它讓我知道了要堅持不懈!這個故事講的是安利柯和他的小夥伴們上體育課所發生的事情:耐利是一個駝背的孩子,所以爬到攀登住的頂端很難。但是,耐利他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爬上了頂端;然後又迅速的爬了下來。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掌聲!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克服困難,就能取得成功。

這就跟我們一樣。在生活當中遇到了一點小事情就被挫折,卻不能克服它。我們應該像文中的耐利一樣,要堅持不懈的去克服。我希望大家能夠吸取這個啟示!

初一:徐鈺洋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4)

又一次翻看《愛的教育》,我的心裡竟說不出是什麼滋味。是又一次被裡面的情節所感動,還是有一次從中找到了快樂。這些字句從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手上流淌,讓我感受到了他的愛國主義,更從這本書里看到了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不知為什麼,我的眼睛濕潤了……

或許是感動,或許是快樂,或許是悲傷,這一切都存在。就像那篇我印象最深的每月例話《六千里尋母》,讓我感受到了馬爾科為了母親堅持不懈,連生命也不顧的精神,那一刻,我感動了;又像那篇《少年授勳章》,讀著讀著,我似乎也在為平諾脫感到高興,同時也為他自豪;而悲傷來自於那篇《洛馬格那的血》,他為了奶奶而犧牲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但同樣帶來的是悲傷。

不僅僅是每月例話,主人公安利柯父母的信也是我受益匪淺,有些語句更使我難忘,就像“你如果現在使母親痛心,你將終生受良心的責備吧!母親的優美慈愛的面影,將來在你眼裡,將成了悲痛的輕蔑的樣子,不絕地使你的靈魂痛苦吧!”這段話讓我記憶猶新,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有孝順心,不讓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這本書本源於生活,內容也貼近生活,讓人讀起覺得很親切,書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比如仗義的卡隆,傲慢的卡洛諾琵斯等,這些一直在書中反覆出現的人物一個個印在了我的腦海里,讓我遲遲不能忘懷。

現在,我竟又一次想再翻翻這本《愛的教育》,不知為什麼,我頓然覺得豁然開朗,是靈魂得到了升華,還是什麼,這都已不重要,只是,我的眼睛又濕潤了……

初一:吳子傑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5)

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的教育》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書!

《愛的教育》以一個義大利國小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他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共10卷,由100篇文章構成,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親人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10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書中有著許許多多的人物:

安利柯:小說的主人公,出生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學習上勤奮努力,在生活中誠摯友善,觀察生活細緻敏銳。他秉性純樸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看見別人的優點,他隨即刻意仿效,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少年。

安利柯的父親:一個充滿愛心和耐心的長者,他對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他常常採取一種設身處地的教育方式,讓安利柯從日常生活點滴中體驗到生活以外的愈多寶貴知識和人情,及時糾正安利柯錯誤的思想傾向,是安利柯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缺的重要角色。

戴洛西:品學兼優的班長,家境富有,但他並不因此而瞧不起貧窮的孩子。他性格開朗活潑,同時為人和氣,謙虛善良,對同學誠懇友愛。

波列科西:鐵匠的兒子,身體瘦弱,貧窮而懂事,學習十分用功。最初常遭受酗酒的父親的打罵,但他忍氣吞聲,不願讓同學知道。通過努力,他後來獲得過獎章,用自己的堅韌和努力改變了父親。

耐利:身材瘦弱,一張蒼白的小臉,常遭戲弄。他發憤圖強,在友情的世界中堅強地站了起來。

卡隆:是艾里克班裡最大個子的人,頭大肩寬,笑起來很可愛,這是他的一大特點,因此,他特招人喜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義勇為,對人友善,幫助被欺負的小同學,這是他的過人之處,所以“正直”、“勇敢”,成了同學們對他的稱讚,他還是大家公認的最有教養的人。

可萊諦:一個心性愉快,樂觀豁達的人。他很小便為家務不停忙碌,但從來沒有怨言。他從不忘記學習,總是樂呵呵的,也很尊重朋友間的友情。

克洛西:賣野菜人家的孩子,父親因犯案被囚,他一隻手臂有殘疾,性格懦弱自卑。是同學們的鼓勵,讓他重拾歡顏。

安東尼奧:綽號“小石匠”,擅長模仿,喜歡扮鬼臉。

斯帶地:長相不太好看,有堅忍心,學習刻苦,熱愛讀書。

瓦蒂尼:驕傲自大,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驕奢橫溢,目中無人,後來有所轉變。

弗蘭諦:沒有同情心,喜歡欺負比他弱小的人,還喜歡偷人東西和打架,討厭功課,家長和學校都拿他沒辦法。

諾琵斯:父親是個紳士,但自己卻很沒禮貌,十分傲慢。

本書以愛為主題,整本書圍繞愛來寫,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中有著許多的感慨。書中的人們的心地都很善良,無論別人犯了什麼錯,只要他肯改正,都可以饒恕他。書中的每月例事尤為感人,講述了10個少年的感人故事。書中的安利柯、安利柯的父親、戴洛西、波列科西、耐利、卡隆、可萊諦、克洛西、安東尼奧、斯帶地,都是十分善良的人,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愛。在當今社會上,我們需要許許多多的愛,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愛的教育》是一本十分精彩的書!

初一:俠客清緣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6)

愛的教育》是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著寫的。這部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生恩里克的口吻,講述了從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的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我也深深的迷上了這本書。

《愛的教育》又名《心》。整篇小說以“愛”為主旨,是世界文學的經典。這本書里沒有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他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又善良的人: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帶病上課的老師以及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正因為這些人的平凡生活,才把我帶到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這本書中描述了許許多多的愛。我從《佛羅倫斯的小抄寫員》里,我明白了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愛;從《看望生病的老師》里我明白了師生之間的愛;從《倫巴比的小哨兵》里,我明白了對祖國的熱愛。這些故事雖在最平實的字裡行間,卻融匯著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這些愛雖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用了很大篇幅描寫了對祖國崇高的愛,有《巴杜亞的愛國少年》、《倫巴比的小哨兵》、《愛國心》等。

《倫巴比的小哨兵》是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為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爬上樹梢,最後為祖國獻出了生命。故事讚美了普通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他的勇敢和忠誠。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尋母記》。《尋母記》講述了一個少年離家尋找在外打工的母親,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卻沒有讓他失去尋找母親的希望。最後,他終於在到了他的母親。

我看完這個故事後,心裡非常激動,這個少年為了尋找他的母親,他長途跋涉,歷經坎坷,是對母親的愛,才使他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找到了他的母親。

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讓我明白了愛是寬容,是大度,是一切美好事物。快讀讀《愛的教育》吧,它會告訴你愛的含義。

初一:馮傑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7)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吸引我的,並不是它的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令我震撼。

《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人們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利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的學生的日記上大多都掛這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的性格都有所不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以及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讀《愛的教育》,我仿佛走入了恩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是還是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愛的教育》這本好的書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

從別的歲月里飄進我生命中的雲朵,不在落下雨滴,也不再颳起風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愛的色彩,揮灑於我蔚藍的天空。四季的風吹動著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般划過天際,仿佛一首純真的抒情詩、一支幽婉的小夜曲,蕩漾在我心頭。我感激上帝,謝謝他將我變成人類,這樣我才有機會,體驗愛的生活。帶著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初一:a紫晶公主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8)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我印象很深。作者通過日記的形式寫了發生在義大利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國小四年級的學生身上及周邊的事情。這本書展現給我們的是兩個世紀以前的生活。書里有師生、鄰里、父母家人之間的感情,有對故土祖國深深的眷戀。

《愛的教育》內容豐富,故事情節真實。書中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與心理活動都惟妙惟肖,閱讀時,我仿佛置身於這些故事當中。當我讀到洛佩蒂捨己救人的故事時,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出來。

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平凡而感人。一個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要珍惜親情、友情,盡力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如老人、抱小孩的婦人、殘疾人……對人要有禮貌。

《愛的教育》這本好書,他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愛。

膠州市二十六中初一:孫愉涵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9)

也許生命本就是愛,也許一切都能因愛重生。在《愛的教育》中,這句話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師生情,故鄉情,親情和友情,以及所有一切偉大的情感,都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地體現了“愛”的偉大。愛——一個生生不息的神聖的字眼。

在看《愛的教育》時心中總是會涌動起一片溫暖,一股愛的暖流流遍心中。會有感動,有歡樂,也有淚水,都滋潤了心中的每一個角落。也許每一章都傳遞了一份愛,可能每一頁都寫滿了情,字裡行間中無不透露著一個字——愛。

記得有一章叫做《爸爸的護士》,講述一個名叫皮皮羅男孩,去醫院看望他的父親,見到之後他的爸爸卻好像不認識他似的,但皮皮羅仍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突然有一天,他的爸爸卻出現在他的面前——原來病床上的老人並不是皮皮羅的爸爸!但皮皮羅還是留了下來,仍舊無微不至地照看著那位老人,直到老人帶著微笑地離開了人世……

愛可能是無意間的舉動,也可能是善良的愛心,但都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透露著愛的訊息。愛是同心圓,因為有願意作為小齒輪的我們,才會有愛的摩天輪。抬頭仰望那看似高不可攀的摩天輪,就是因為有你,有我,有他的一份愛,才會在夜空中轉動得那么美麗,那么耀眼。

《愛的教育》感化著我,也教育著我,讓我看見許多曾經不曾留意過的美麗,不曾發現的美好,都從點點滴滴,漸漸匯聚成無邊的海洋。在陽光下,海中的浪花顯得波光粼粼,那是愛在舞蹈,愛在歌唱。愛舞出了感人的舞曲,唱出了絕美的篇章。

愛是一條涓涓細流,如果不細心體會,就無法感覺到它的波瀾壯闊;愛是一支無聲曲,只有用心去傾聽,才能聽見那美妙的愛的鏇律。

愛的摩天輪,繼續轉動,轉動……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10)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傑作。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母愛又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義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詢那個未知的答案。當翻開這本書,並把它看完後,才發現它就是一台心靈的過濾器。我的心受到了衝擊,沉澱了,純淨了,清澈了……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仍舊無法平靜。愛能將世界融化,把不同的人與人和諧地交融起來,也正是有了愛的存在,我們周圍的一切是那么得美好。故事的主人公恩里科正是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裡,有老師對他的愛,同學對他的愛,父母對他的愛,而母愛是所有愛中最讓人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

在恩里科生病的時候,他的母親整夜守護在他的小床前,俯身傾聽恩里科的呼吸。她焦慮不安,害怕得牙齒打顫,不停地流淚,惟恐失去自己的孩子。為了減輕孩子一時的痛苦,他的母親不惜放棄一年的快樂;為了恩里科,她可以放下尊嚴去乞討;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她寧可付出自己的生命。

恩里科的母親是偉大的,我的母親也是偉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

回想起自從有了弟弟之後對媽媽的誤解與冷漠,使我深深地感到後悔與不安。時常在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對媽媽說一些不禮貌的話,以種種藉口推脫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甚至以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使媽媽傷心之極。有了弟弟後,媽媽自然就忙了起來,對我的關注與愛也不

再是全心全意的了,因為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轉移到了弟弟的身上。這就是困擾在我心頭的一個結,我知道這個結其實就是我自己打的,只有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么結自然也就解開了。於是,我再次用心去感悟媽媽對我的愛。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把弟弟交給了奶奶,整夜陪著我,和我一起睡;當我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管自己有多忙,總是儘量擠出時間來教我;在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並沒有責罵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為了使我天冷時有新毛衣穿,媽媽總是每天哄弟弟睡好後再開始為我織,到我一覺醒來時媽媽房間裡的燈還是亮著的……

是啊!是誰把我們撫養長大?是誰供我們讀書?是誰在自己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是父母。每個人都有一個偉大的媽媽,母愛是世界上最聖潔最崇高最無私的愛,它一生一世只有付出,不求回報,它是上蒼賜於我們最豐厚的禮物。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幫他們盛一碗飯,洗一次腳,他們都會感到非常欣慰的,因為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自己的孩子終於長大了。我們應該學會對愛的思考,共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