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論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礁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每每聽見有人吟誦這首《臨江仙》。便讓我想起常常曹操,劉備,周瑜,孔明,張飛,關羽。還有他們的戰國故事——《三國演義》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貫穿全文,《三國演義》令人目睹了雄渾的場面,真不愧是一步神采飛揚的文學作品,趣意盎然的史書。它講述了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各路勇士捨生忘死為了國家而拼殺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有著各路英雄好漢,謙遜的劉備,謹慎的孔明,心胸狹隘的周瑜,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有人說,孔明才是真正的英雄,他是蜀國的伏龍,他有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嘆為觀止,孔明借箭,空城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云云,多體現出孔明的真性情,周瑜死前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可見孔明的確是一人才,把詭計多端的周瑜氣的年紀輕輕就吐血身亡孔明是人才,可他僅僅只是人才,真正的英雄,是他——曹操

有人形容他狡詐,我認為不然,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有誰能保自身清白曹操他心懷壯志,願統一南北,面對滄海,心中一片明朗,吟誦出《觀滄海》一詩,還著有《龜雖壽》,以表自己的豪情壯志

至於曹操誅殺董承,伏壽等皇親國戚。畢竟是他們動手於前曹操反擊於後,難道指望曹操高高興興的等死嗎?況且,東漢的敗落就是敗在外戚的手裡,目睹著天下如何大亂的的曹操對此一清二楚,誅殺董承伏壽的過程,曹操也規定了自己親屬一律不得違反朝廷律令,即使對自己的親兒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操為人謹慎。曾私自“開司馬門而出"他的車夫立刻就被處死,綜合這些回頭看曹操並不是一個漢朝的叛逆者,而是一位英雄。

《三國演義》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還可以明白生活真理。

《三國演義》——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