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飛傳

又一陣秋雨瀟瀟的下著,潤綠了竹;又一陣淒風颼颼地舞著,染黃了菊。一位英勇的將軍,頭戴金盔,身披戰袍,手握青劍,獨倚欄桿,仰天長嘯。合上手中的《岳飛傳》,一幅悽美悲壯的畫卷,長久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自幼拜師學武,大鬧武科場,槍挑小梁王。金兵犯宋之際,他投軍報國,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威名遠震。正當他準備直搗黃龍府之際,朝廷卻連發十二道金牌調他回京,最後竟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岳飛一生精忠報國,不忘國恥、收復河山,指揮了無數戰役而無一敗績,被人稱作常勝將軍。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首氣貫長虹的《滿江紅》,正是岳飛忠勇一生的真實寫照。

岳飛是勇敢的。他一生出入疆場,對邪惡勢力做出英勇的抗爭,帶領岳家軍血戰沙場,拯救國家於危亡,拯救黎民於水火,表現出了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大無畏的勇敢精神。

岳飛是忠義的。“精忠報國”四個字不僅刻在他的背上,更刻在他的心上。小時候的岳飛,孝敬母親,年紀雖幼卻已常懷報國之志。他不忘師恩,對師傅父親般尊重。在國家危難之際,他一心報國,為國出力,誓死抗金,立下了赫赫戰功。忠義氣節在岳飛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就是這樣一個忠勇雙全的義士,卻飽含著他的豪情與鬥志,滿載著他的愛國情操和英雄氣魄,壯志未酬,不幸被朝廷小人殺害於風波亭。怎不令今人淚濕前襟,扼腕嘆息!

歷史自有公論。“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飛的忠勇流芳百世,奸佞小人為後世所不齒。今天,西湖邊岳飛墓中,岳飛頭頂紅纓,身披戰袍,神情肅穆的坐在大堂之中,人們虔誠地供奉他,裊裊青煙,表達了後人的無比懷念和敬仰之情。

風再起,又是涼夜如水,寒風掠過,黃菊猶敖枝頭……

岳飛的死是一遺憾,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卻將永留中華大地,世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