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讀後感初一作文範文精選10篇

《歷史的選擇》讓歷史選擇了中國,選擇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的選擇》讀後感初一作文範文精選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一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騁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他有不敗的神話。

今天,我讀了《歷史的選擇》這本書後,深受感動。書中的英雄人物很多,他們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其中有一位面對敵人寧死不屈的女英雄——江竹筠,我最佩服。她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槓,電刑,敵人甚至將竹籤插入她的十指,可她依然沒有說出川東暴動者組織的名單、機密。想到一個女人居然能受住如此酷刑,我的眼睛不由得模糊了起來。我不禁想到了我,平時不小心擦破一點兒皮,就無法忍受一點兒疼痛,叫苦連天,有時侯甚至大哭大鬧。今後,我應該好好反思自己了,遇事要學會堅強,勇敢去面對。

還有一位讓我敬佩的愛國女英雄——劉胡蘭。她捨身愛國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是說:有一次,劉胡蘭被敵人抓到了一所廟裡。敵人逼她供出她們村其他的共產黨員,但劉胡蘭不說。之後,敵人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對劉胡蘭說,如果她說出來了,就給她錢。可是,劉胡蘭一點反應也沒有。敵人怒火中燒,讓手下把劉胡蘭殺死了。劉胡蘭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了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了生命的宣言。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二

人類之偉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歷史的選擇。

——題記

前些時候,語文老師帶來了一些封面精美的圖書,放在圖書角,供同學們借閱。

這周,我有幸借到了一本,翻開書,我立即被書中那漫畫式的插圖和簡潔又形象、生動的故事吸引住了。下面,同學們和我跟著書中的小英、龍娃一起去聽聽兔博士講舊中國的故事吧。

在舊中國,人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1920xx年,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0xx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領導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20xx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xx政變,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共產黨認識到必須要有自己的武裝,只有用武力才能對 抗 反 動派的屠殺,黨中央決定舉行武裝起義,創建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周恩來親自指揮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後,毛澤東又領導了秋收起義,1933年,蔣介石對紅軍的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由於寡不敵眾,紅軍被迫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兔博士告訴我們:當年的長征非常艱苦,天上有敵機轟炸,身後有敵兵追趕,有許多戰士犧牲了……最讓我感動的是,在經過草地的時候,紅軍帶的糧食都吃光了。周圍千里都是荒涼的無人區,沒有糧食,老班長把皮帶煮了分給戰士們吃。想想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每次媽媽問我喜歡,我都想不出什麼好吃的,所有好吃的我都吃膩了!現在想起來真慚愧……經過八年的艱苦抗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1948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

可是國民黨卻在這時發動了內戰。解放戰爭中,許多英雄人物的事跡非常感人:有寧死不投降,倒在敵人鍘刀下,不滿十五歲的劉胡蘭;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證明了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歷史的選擇》這本書圖文並茂的向我們展現了新中國誕生的歷程,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是領導當代中國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的歷史和實踐證明,堅持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們小朋友要爭當好少年,永遠跟黨走,當好接班人。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三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叫《歷史的選擇》的書,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裡,但是最另我記憶猶新的是《紅軍不怕遠征難》了。

這篇故事是這樣的:在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發動了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大規模的“圍剿”,先後調集100萬向各地紅軍進攻,中央紅軍反“圍剿”失利,被迫轉移,踏上了向西突圍的征途。這便是長征的開始。在長征的日子裡,天上有敵機偵查、轟炸,地面有幾十萬敵軍堵截,紅軍一路上有說不盡的艱難困苦。不過中央紅軍還是堅持衝破了重兵的追堵。這還是剛開始,中央紅軍在長征中先後進行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戰鬥,在1935年5月紅軍們靠著堅強的意志飛奪瀘定橋,他們對勝利的渴望讓他們一次次度過了難關。包括大草地,但許多戰士也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過草地是紅軍們吃野菜、牛皮帶過著艱苦的生活……終於歷經了數不盡的艱難險阻,1936年10月22日,紅軍長征勝利了。

看著看著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學跳繩的時候,一開始我並不把跳繩放在心上只是多少練一下,一次也不會跳很多,一直到老師說,要跳繩比賽的時候,所以我……我才開始練了,媽媽和爸爸努力的教我,但我總是一個一個的跳,要么就是手被抽到了,要么就是絆倒了還要么就是打到頭髮了!練了一次下來,我全身沒一個地方沒有抽到了,腿上還青了呢你!我看著腿上的傷,想了一想,說:“我在也不學跳繩了!”就這樣我放棄了學跳繩直到幾天后,從老師那裡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我心中重新燃起了學跳繩的信心,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學會了跳繩!由一開始的一兩個,跳到了170左右!

想起了那件事,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就像紅軍一樣 ,受盡了千難萬險,但他們還是堅持不懈,不半途而廢,最終取得了屬於他們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這樣,做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才能成功!一定要相信:堅持就是勝利!無論在今後的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我也要像紅軍那樣一一去克服,只要我記住了紅軍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在以後的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我一定會堅持到底,相信我的生活一定會更快樂的!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四

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一次選擇,可鑄就一生輝煌。

正如星星選擇了夜晚,因為只有漆黑的夜晚才能使它綻放燦爛的光芒;種子選擇了土壤,因為只有泥土才能使它不斷吸取營養,慢慢成長;而歷史呢?我們中國歷史也要選擇,它選擇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因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使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昌盛,人民才能富裕安康。所以,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唯一的選擇,也是正確的選擇。

有一名歌詞,從兒時聽到現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遍又一遍,時時縈繞在耳畔。時至今日,看完這本《歷史的選擇》,我才一知半解地明白了其中的。從別人眼中的“東亞病夫”,直到今日的泱泱大國,是中國共產黨員用頭顱和鮮血譜寫的使人為之震撼的輝煌奇蹟。回首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90個春秋,那一個個使人熱血沸騰的革命故事,時刻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還記得南昌城頭第一槍,中國共產黨創建了自己的人民;黃洋界上炮聲隆,黨創建了紅色根據地;遵義城頭見曙光,黨重新確立了正確革命路線;延安窯洞閃燈光,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一次又一次的戰役,鍛造了共產黨員們的剛毅與勇敢,永恆了他們的頑強與忠誠。他們無愧是英勇救國的戰士,更忠於誓言為新中國奮鬥終生。

是一批批共產黨員用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我們是光榮的少先隊員,是祖國的花朵,更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假如我們是花兒,黨就是照耀我們成長的太陽;假如我們是小苗,黨就是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大樹。好好學習,聽黨的話,跟黨走是我們奮鬥的目標。今天我們是祖國的小主人,明天我們就是祖國的生力軍。

而現在,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更應該珍惜中國共產黨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豐富自我,在黨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肩負起未來建設祖國的重擔;只有這樣,才能在黨的召喚下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只有這樣,無數共產黨員先烈們用生命為我們打拚的美好今天才富有意義。

太多太多的奇蹟被中國共產黨所創造,歷史選擇了你,我們偉大的黨,永生的黨,在您的指引下,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閃爍著不可磨滅的華光,正如一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世界的東方。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五

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有一顆星星冉冉升起,煥發出閃耀的光芒,這是一隻甦醒的東方巨龍——中國。《歷史的選擇》這本書主要講述中國從古到今經歷的風風雨雨,還寫了愛國英雄的光榮事跡。

《歷史的選擇》里有許許多多英雄人物為新中國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例如:董存瑞在危難時刻為戰友開闢了一條安全通道,而自己卻因為炸彈而犧牲了,那時他年僅十九歲。再比如:雷鋒,他終身愛黨,在他的一生中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可是後來因為發生了事故而喪生了,他那時的年齡只有二十二歲。怎么樣?他們是否很令你感動呢?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無寧日,民不聊生,社會一片黑暗,民族處在危亡之中。面對這種險惡形勢,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無數仁人戰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都失敗了。

1920xx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從此,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歷史性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的身上。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20xx年的浴血奮鬥,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雄雞一唱天下白。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總之,《歷史的選擇》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中國的英雄人物,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精神,我們要學習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英雄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輕易放棄,堅持不懈,有永不言敗的精神。即然歷史選擇了中國,我們應該把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使生活更加美好!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聽著這首歌,我不由得想起最近讀的一本書《歷史的選擇》來。這本書講述了我們祖國歷經的苦難。千載興衰風雨中,中國,你靜靜地矗立在世界的東方,在歷史的星空中定格成永恆。

人類選擇了地球,因為它環境無比優美;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對翱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大海,因為它無邊的寬廣;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她像一隻雄雞挺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選擇了共產黨,因為她“得民心者得天下”……

翻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過了商、夏、周、秦漢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最終因為清朝的****,使中國簽下一條條不公平的條約,讓中國人民背上了“東亞病夫”的稱號。但也激起了中華人民頑強的鬥志。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建立了國民政府迎來了一個改頭換面的新中國。

當時的新中國局勢還不太穩定,一些軍伐以權謀私,使還不太穩定的新中國又陷入了混亂。這樣,又激起了一批愛國人士的反抗,他們建立了“共產黨”,共產黨的宗旨是: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在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經過了爬雪山、過草地,經過幾代共產黨員的浴血奮戰,讓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中國人民終於可以當家作主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肩負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偉大的歷史使命。我們現在的社會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開拓了廣闊的場景。

歷史的煙塵掩蓋不住歲月的風雨,她在漫曼長河中定格成永恆。讓歷史選擇了中國,選擇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七

在暑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歷史的選擇》。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感受很大,也讓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認識了很多的英雄人物。

讀完這本書後,我知道了20xx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日子。在90年前的時候,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下,人民苦難深重,沒有歡聲笑語,沒有生活的色彩,那是多么苦的日子啊!可人們還在煎熬著。1920xx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從此結束,使民主共和觀念從此深入人心,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中國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然而,辛亥革命還是失敗了,中國共 產黨成立了。

從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我們現在過上幸福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從書中我認識了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認識了偉大的抗日英雄楊靖宇;認識了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認識了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立偉……

我的家鄉也曾出現了一位抗日英雄—董存瑞。他是我們張家口懷來縣人。抗日戰爭時期,他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他就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8年5月25日在攻打隆化城的戰鬥中,他任爆破組組長,炸毀了4座炮樓,5座碉堡,在一個無法放置炸藥包的碉堡前,董存瑞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體托起了炸藥包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犧牲了他年僅19歲的生命。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跟這些英雄們分不開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做一個活潑開朗、追求上進的好少個。將來,為我們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八

坐在窗前讀著那本《歷史的選擇》,心中不由得涌動出一股股愛國情。合上書本靜靜地回味,好似眼前又浮現出那一位位愛國的革命烈士……

一個個革命烈士仿佛一塊塊雨花石,靜靜地、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鋪起一條五彩的路,讓人們去迎接黎明,迎接歡樂。而在其中,有一顆小小的雨花石,她讓我感動,她讓我震撼,她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她就是劉胡蘭。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佃農家裡, 1945年5月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六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土改運動。1946年秋,國民黨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堅持鬥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來回奔走,秘密發動民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她被敵軍抓住了,敵人軍官威脅他一定要說出村里誰是共產黨員,可劉胡蘭為了保守住秘密,說村里只有她一個共產黨員,敵人一次一次地問,劉胡蘭也一句頂一句說她什麼也不知道。最後軍官宣布:如果劉胡蘭不投降,就立刻拉出去和另外幾個被捕的農民一塊兒執行死刑。可是劉胡蘭卻寧死不屈,在英勇就義之前,她說道:“怕死就不當共產黨。”

看到這裡,我不禁涑然淚下,我仿佛看到劉胡蘭穿著粗布衣裳,剪著齊耳短髮,眉宇間透露毅力,眼睛怒睜,嘴角微翹,面對兇狠的敵軍,昂首挺胸,從容不迫,慷慨就義的景象。掩卷沉思,我平時擦破了一點皮,都要流眼淚;有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想打“退堂鼓”,常常自己找個台階下。一個只比我大兩三歲的姐姐,臨敵不懼,竟有如此大的勇氣,讓我由衷地敬佩,而在這敬佩的同時也滲著幾分感動,正是有了他們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有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產黨萬歲,革命烈士萬歲!”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九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每當聽到這耳熟能詳的歌曲,我都會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祖國60周年的輝煌成就而驕傲,為自己是中華兒女而感到自豪。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祖國大地上的艱苦奮鬥,形成了勤勞勇敢、不畏艱難的優秀品格,培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優秀少先隊員,我們要以先輩們的光榮事跡為榜樣,從思想上和行動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21世紀的我們,如同溫室中的小花朵,從未經歷過風吹雨打,因為總有父母的臂膀為我們遮擋。這種對父母的依賴,也許我們能回報的僅僅是一個吻或是擁抱。我想,我們該有所改變,所以,我們要開始行動。首先,我們該學會自強自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做好身邊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動感激父母,用自己的精神感動他人,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社會。其次,我們要做個懂得珍惜的人。不僅要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還應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機會,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分一秒,乃至父母給予的每一個硬幣。在我們的周圍,就有許多這樣的小朋友,遇事對家長大吼大叫,總是對家長提出無理的要求--飯菜不合胃口,穿著不合潮流……我想,大家讀到這裡,應該鎖緊眉頭!

品讀了《歷史的選擇》後,我們更要從思想上提高自己。我們不但要學習張海迪頑強的毅力和恆心,還要學習李素麗始終如一的道德精神,更要學習錢學森的愛國情懷。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習那些擁有梅花精神的人,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折節低頭。

“今天的預備隊必將成為明天的生力軍。”我們要秉承xx爺爺的教導,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時刻準備著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歷史的選擇》讀後感範文十

經歷了如夏般水深火熱的日子,中國人民在戰爭中,在失去國土時,曾一度的頹喪;經歷了如冬般寒冷的歲月,中國人民遭受了八國聯軍惡毒的侵略,日軍殘暴的虐殺,那種恥辱,怎一個“痛”字了得?……

——然而風雨之後見彩虹,在失敗中拼搏,從落後中崛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終於迎來了她的秋天:新中國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和平外交……有探索的艱辛,亦有收穫的喜悅;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春光明媚,百花齊放,國富民強,揚眉吐氣……中國,真正迎來了她的春天。

讀著《歷史的選擇》這本書,我一次次地被打動,在心裡一遍遍地默念著這一個偉大的名字:中國!中國!我為愛國志士而感動,我為中國而自豪。

憶往昔,革命戰爭中,多少戰士拋頭顱,灑熱血。遙看山間那一片楓葉的紅火,那是方誌敏堅貞不屈的信念,刑具能有多堅硬?摧殘了一個人的身體,卻摧不毀那紅色的靈魂,《清貧》《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譜寫出了革命者的澎湃激情和對黨的無比忠誠;凝視寒梅在冬日裡展露出別樣的紅艷,讓人憶起劉胡蘭的大義凜然,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了永生的篇章,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了生命的豐碑;眺望遠方,天邊的火燒雲如火焰熊熊燃燒,董存瑞捨身炸碉堡,如此壯烈,如此勇敢,那的一瞬間,恰似天邊的火燒雲,熊熊的、是戰士的無私情懷……仰望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那片紅色多么光彩奪目,那是我們祖國的象徵,那是無數的先烈與愛國者,用生命和鮮血染就的。

老師曾多少次教育我們:“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要感謝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感謝那些為國獻身的英雄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一句聽似抽象的話,然而在歷史面前,這句話卻是真理,是不可改變的。

正是有了黨的正確領導和無數的愛國志士,才有了中國的復興之路,有了如今蓬勃的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強大的國力,富饒的國土,團結的國民……

如今的中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看著道道小徑變大道,看著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如今的中國,欣賞了紫荊的芬芳,聞見了蓮花的清香,香港、澳門的回歸,像是給中國這隻雄雞以高鳴的希望;如今的中國,看北京奧運會上中華健兒們勇奪金牌,看神舟七號上天、嫦娥二號探月,看中華兒女齊心協力戰勝了種種災難,看上海世博會為中國譜寫美麗的新篇章……中國邁進的腳步勢不可擋。

我的手輕輕在書上拂過,歷史,通過我的指紋,滲入我的內心,我好像感覺到了生命的觸動,還有一種溫度,一種愛國的熱情。

歷史不是一道是非題,不是由“好”或“不好”來評論一個國家。

——歷史,是一道選擇題。

“文明古國”“東亞病夫”“亞洲雄獅”“東方巨龍”……歷史給了中國無數個稱號。歷史見證了中國的興衰。歷史選擇了中國!

——這是必然的,是毋庸置疑的。

中國!她已不是一個詞語那么簡單,她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氣節,一種力量。

我堅信歷史的選擇是對的,在這個和平時代,我們當代的中學生,將為了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我們一定要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