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中秋節初一日記600字

篇一:

家鄉的中秋節是孩子們的天堂,在這一個團圓的節日裡,外出的家人、鄉鄰們幾乎會回家,我們這群半大的孩子自然也就聚集到了一起。

中秋節白天的時候,瞧著一切如常,好似沒什麼不一樣,不過,靜靜等著,你就會發現,我們在憋大招呢。白日裡,外面的氣溫還有些高,所以我們就等著晚上,等著晚上的那一輪明月,我們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看月亮了。

中秋節少不了月餅,所以在這一天,愛吃甜食的孩子們左手拿著一個豆沙月餅,右手拿著一個冰皮月餅,一口來,一口去吃的不亦樂乎,也正因為我們的貪吃,所以一到飯點的時候,吃得撐撐的肚子是再也沒法吃下飯,這一下來,免不了受家裡人的一番數落。

終於,等到晚上的時候,小孩子愛折騰,我們又拖又拉又拽的,將睡椅搬到了院子裡,然後往上一躺,這一個中秋的月亮就在我們一雙又一雙的大眼睛下緩緩地升到了半空,我們雙手比劃著名月亮的大小,想知道這月亮會不會比我們的腦袋還要大,我們比著,樂呵呵的,有夥伴說:“月亮比我的腦袋小!”也有的夥伴非常實誠的,沮喪的道:“我的腦袋比月亮小。”

在這一個夜晚,不僅是我們小孩子聚集到了一起,鄉里的大人們也都聚集到了一起。

家鄉的中秋節,鄉里的大人們最喜歡坐在一起乘涼,他們一邊話閒話,一邊仰著腦袋不時的瞧一瞧夜空,大人們可比我嚴肅多了,不像我們一樣非得與月亮比出一個大小來。

家鄉的中秋節是熱鬧的,人多的地方準會熱鬧,我們十幾二十個人坐在一起,一人一句話,一人一聲哈笑,句足夠將這一個中秋的夜晚鬧騰起來了。

我愛家鄉的中秋節!

篇二:

提起中秋節,我就想到家鄉的油月。比起用“油”字作為修飾月餅、裝點月圓之夜來說,我總是默默地把“油”字更換成“游”字。一來,是因為月有陰晴圓缺;二來,是因為我作為遊子回家的日子,是更替遊走的。

如往年一樣,在省城讀高中的我,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還是會買一張窄窄的車票,坐幾百里地的火車回家過節。這是我回家和父母團圓的日子,亦是回家向父母匯報學業的日子。好在我從不辜負父母的付出,在學校里總是刻苦學習,成績良好。良好的成績使得我過中秋節倍感舒心,因為媽媽會高興地帶著我上街去買游月,比起在家吃月餅賞月,其實更讓我感到開心的是陪媽媽上街去買游月的時候。

上街去買游月是我家鄉中秋節的一大樂事。游月是在媽媽青年時代短暫待過的副食品公司裡面購買,不是有固定地址的那種店面,是在副食品公司的那些老工廠裡面,每年的位置都有所變化。所有的游月製作團隊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底八月初開始組織開張營業,直到過完八月十五。工作人員都是副食品公司的退休老人,他們手藝精良,精通美味老式月餅的製作方法。不足的是老人們身體不如年輕人那么硬朗,所以每天店面開張的時間很短暫,經常我和媽媽順路去買游月就會碰見店面已經關張,必須要把買月餅單獨選日子進行才不會願望落空。也許正是因為一年就那么二十幾天,而且是每天極其短暫又不固定的營業時間,才使得上街買游月這件事成為我回家鄉過中秋節的一大樂事吧?畢竟和我回家日子一樣短暫的食品店,也就賣游月的了吧?

看看日曆,八月十五又快到了,一想到我又可以回家陪媽媽上街去買游月,我就又該擱筆去讀書了。游月啊,中秋節見。父母啊,中秋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