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眼,已成那年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引子

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勾起了人們的回憶,捧起了匆匆那年。在跌倒與奔跑兩者中徘徊的我們,在這人生的路上行的太過匆匆,以至於想要停下來歇息時,一切皆成那年。時光,一如既往的流逝,它從不憐憫,從不理會任何人的悲歡離合。

年輕,任性。

年輕的我們,有足夠的資本,去揮霍,喊著“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的號子,過著比小孩成熟一點,比大人幼稚一些的事情。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亮點,值得我們去炫耀一輩子。可是,再回首才發現,原來,那年的時間,都是在無用的揮霍中匆匆的。

為什麼匆匆那年的反響這么大?因為匆匆那年的人,太多;時間,又無法倒流。

我們總是在擁有時漫不經心,等到失去,卻又追悔莫及。

曾經,天真的以為,愛情是那么的唯美、善良,的確,可是,那年的我們不知道,愛情同樣的脆弱、易碎;曾經,固執的認為,時間無法阻斷彼此的情誼,可是現實卻殘酷的推翻了這個命題,用心痛的事例來顯示時間的威力;曾經,幼稚的以為,明天很多,時間很長,可等到一個個明天逝去之後,發現我們引以為豪的青春,早已成為過去;現在想想,曾經的我們多么可笑,可笑到現在回想起,眼淚總是順著臉頰滑落。

電影《匆匆那年》成為了2024年賀歲檔的最大贏家,書寫了五天創下三億票房的功績。

張一白曾在宣傳電影時說過:“只有有顏值的人才有匆匆,沒有顏值的人只有那年。”或許吧,那個年紀的我們,長相決定了太多。一個溫婉善良的性格抵不過一張美麗帥氣的臉,這一切,似乎成了一種慣例,不漂亮的女孩總是窩在角落,美麗的女孩總是那么的耀眼。

那年的我們,或許會有一段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愛情,就像那年,一個閒靜少言的女孩,和一個羞澀的男孩,在那樣的一個小小的班級里。女孩對男孩有些小小的喜歡,卻不語;男孩對女孩有些小小的愛慕,卻亦不語。

兩個人,似乎達成了一種共識,偶爾對視的幾眼,成為了他們之間,最真切的話語。

流年似水,過得那么的快,轉眼間,男孩和女孩分入了不同的學校,沒有了聯繫。忽然有一天,男孩偶然來到了女孩的學校,經過了女孩班級的門前,凝視著她,女孩似乎有所察覺,也抬起了頭看著男孩,就這樣靜靜的,短短的幾秒,女孩低下了頭繼續看書,男孩也走過了她的班級。

女孩不知道,男孩在上課的時候總是不經意的用餘光看著女孩;男孩不知道,女孩總是在日記里,一遍遍的寫著男孩的名字。

這一眼,是他們這一生,最後的交集。

多年後想起,靜靜寫下,或許不夠優美,卻心酸了自己。

看了電影《匆匆那年》後,覺得有些難過,卻也有些釋懷。走過的路,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無論對錯也再無更改的可能。方茴的愛,單純勇敢;陳尋的愛充滿責任。記得陳尋說過,方茴就像是大地,累了可以飛回來歇息感受溫暖,而沈曉棠可以和他一起飛翔。電影的結局,比較完美吧,為當年的一些遺憾、一個無法彌補的結局,畫上了句號。

方茴不是不愛陳尋,否則就不會在大雨中痛心的質問,拒絕了喬燃的擁抱;陳尋不是不愛方茴,否則就不可能在高考時空了一個13分的大題。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的感覺我們足夠成熟,卻不知我們做了太多幼稚的事情。青春是一場酸澀的蛻變,本著灑脫的原則,揚起嘴角分手,淚水卻在轉身的瞬間脫眶而出。

如果相愛太難,那就祝你平安。

既然那年已成定局,請不要在悔恨,把酸甜苦辣都當做珍寶,去懷緬,去思念;就算真的錯過,人也不能總留在過去,還有更美好的明天需要我們去拼搏,去努力,恰似,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