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散文詩歌:動力來自昨天

時間像一本厚厚的相冊,記錄下那些曾經的鏡頭。一頁又一頁,穿梭在時間的記憶里。帶著一份感動,解讀著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也許,我生活的動力來自昨天。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英雄無奈是多情!

認識他是在國小的課本上。,一個平凡而樸實的小士兵,成了我童年時期最崇敬的英雄。我流著淚將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真的,我不能理解他為什麼不及時撲滅身上的火,一旁就是水潭,一翻身就能得救。他沒有這么做,這么忍受著,為了戰士們的安全,為了簡單而幸福的明天,背負起了痛苦,甘願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夜,是淒涼的,在風的哀鳴聲中,那一簇跳躍的火焰格外地耀眼。星空中閃爍著的是他那捨身的精神,漫野的火焰是他燃燒的憤怒,他讓我學會了責任,責任給予我生活的動力。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那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的時代,他第一個摘下面具,掙脫時代的枷鎖。他沒有精良先進的武器,以筆為武器,用尖銳的筆尖刺向敵人心臟。他熱愛人民,憎惡敵人,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分得如此明了。魯迅,曾經是一個滿懷熱血的少年,學醫,我要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救治所有的中國人。日本留學那三年,他開始害怕,開始失望。終於他明白中國需要救治的不是身體而是思想。一個人的戰場,一個人的鬥爭,即使不被身邊人理解,我也要戰鬥。眾人皆醉我獨醒,魯迅讓我明白了鬥爭,鬥爭給予了我生活的動力。

曾幾何時,我變得留戀昨天,害怕面對明天。明天不知道會變得怎樣,明天讓我感到不安與惶恐。

清王朝害怕面對明天,只一味留戀於昨日的輝煌。不想失去擁有的一切,沉醉在昨日的夢中,令他們變得如此愚昧腐敗。閉關自守,懦弱妥協,殺害忠良,賣國求榮。現在想來,令人啼笑皆非,多么可笑。

我才不會像清王朝一樣呢。世界在行走,世界在進步。今日的我們同樣也會成為明日的歷史。昨天只會影響我,卻不能改變我。也是,魯迅也是,每個人心中期盼的都是更為完美的明天,昨天給予我的是前進的動力,然而世界的動力決不是昨天,不是已亡的歷史,而是我們。一代偉人毛澤東——《沁園春-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動力來自昨天?不,動力來自今天。時間不是一本相冊,而是一列不斷前行的火車,它所承載的是對明天的希望。不斷地行走,不斷地進步,時間不會為任何一個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