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的秘密

今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媽媽從集市上買來了一個大鳳梨,它的形狀是圓柱形的,大小跟瓜差不多,在它的"頭頂"上有著幾片狹長的葉片,葉片的邊緣有些細小的刺,真像個扎著瓣子的小姑娘,鳳梨的皮很厚,也很粗糙,就像盔甲似的。開始吃鳳梨了,媽媽先將鳳梨的皮削掉,挖去鳳梨上面的小黑點,將鳳梨切成一塊一塊的,我認為現在就可以吃了,準備伸手去拿,可媽媽一下叫住了我,說還有一步沒有完成——泡鹽水,我疑惑地望著媽媽,問:“為什麼吃鳳梨吃之前要泡鹽水呢?”“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是賣水果的人說的,”媽媽很遺憾的說。從這個時候開始,這個問題就一直迷惑著我。

為什麼鳳梨吃之前要泡鹽水?是鳳梨體內有毒,是鳳梨外表有髒物質,還是泡過了會更好吃,我百思不得其解,開始查找資料。通過上網搜查,看百科書,終於得出了結論:

因為鳳梨裡面有一種“鳳梨酶”的物質,這種酶能夠分解蛋白質。如果不用鹽水先泡就吃,這種酶對於我們口腔表面有刺激作用,會使我們感一種麻刺痛的感覺,更嚴重的還可能造成過敏反應。食鹽能抑制鳳梨酶的活力。因此,當我們吃鮮鳳梨時,最好先用鹽水泡上一段時間,就可以抑制鳳梨酶對我們口腔黏膜和嘴唇的刺激,同時也會感到鳳梨更加香甜可口了。這就是鳳梨的秘密!

這次發現,不但讓我很高興,而且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於觀察,就會發現問題,只要不斷發問,追求根源,就一定能把“?”拉直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