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么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

我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謝志英是一個嬰兒,在他即將出生時,父親謝秋生因別人開車把他撞進工地里的井溺水身亡。他的妻子在小志英出生後傷心過度,但她保持理智,並沒有去找人復仇,也不接受別人的錢來私了,而是把對方告上了法院。法院的人因小志英不滿周歲,相關人員不知這么小的嬰兒能不能做原告,都無可奈何。後查到“只要出生,就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員,就可以參加任何公民的活動。”經過調查,駕車的人屬於酒後駕車。工地的水井沒有蓋上,導致死者溺水身亡,是最直接的死因。經過判決,工地將給小志英母子生活費,也能安心生活。小志英母親並沒有因為傷心失去理智,而是通過法律使對方受到相應的懲罰,自己和女兒也能獲得生活費,安心生活。誰能忍受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在壯年就離去,誰能忍受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因禍而別,更何況還有一個剛生下來的女兒!可是小志英的母親忍了下來。她可能想過找那個人報仇,但是,現在還有一個女兒,如果自己坐了牢,那么女兒怎么生活?所以她只是把對方告到了法院。這就是守法行為,看著非常簡單,實際難度非常的大。有一個母親,在丈夫出車禍後,不僅向對方索要十萬元,而且找人把他帶走活活打死。法院以故意殺人罪與敲詐罪判刑,但她認為是對方先犯了法。因為她法律意識淺薄,最終釀成了悲劇,孩子也只好送往孤兒院。

兩個母親同樣是丈夫死了,卻有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也有不同的後果。一個獲得生活費,和女兒安心生活。而另一個進了監獄,孩子成了孤兒。提醒我們,一個人的心態必須要正,不能做虧心事。同樣也不能觸犯法律,要做一個守法的公民!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再讓事故奪取一條條無辜美麗的生命……讓血一次次沾染美麗的世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必須珍惜它!所以,遵守法律,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