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腳步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又到星期天了,又該上學去了。可天氣偏偏與我作對,一大清早就淅淅瀝瀝的,沒有停過腳。想想那山路上濕滑的石板、坑坑窪窪的泥路、齊腰深的野草,我心裡不禁一陣陣發毛。

我找到了那雙破舊的運動鞋套在腳上,撩起褲腿,走到家門口,磨蹭了半天,就是邁不開腿。外公出來了,一身漁翁打扮。

“這么大的雨,您還要去釣魚呀!”我問。

“我送你上公路。”外公說。

我心裡一陣歡喜,不知怎么卻說“不用了,我都這么大了。”

“走吧!”外公揮揮手。

就這樣,我在前面走,外公在後面跟著,我們小心翼翼的對付著泥濘的小路。世界一片寂靜,只剩下雨點敲擊雨傘的聲音和外公沉重的腳步聲。時光仿佛回到了從前……

爸媽在我1歲多的時候就去打工了,一直以來都是外公外婆與我相依相伴。到了讀書的年齡,我卻賴著不肯去。因為學校離家太遠了,路也不好走,更要命的是一路上有許多野狗,還有許多我想像中的可怕的動物,而我又很膽小。於是,外公便每天一大早送我去上學,下午按時接我回家。我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走,外公在後面不緊不慢的跟著。可每當我要滑倒時,他那有力的大手總能及時的扶住我;可能是他的腳步聲太有力了,總也沒遇上可怕的動物。

直到國小三年級,上學的路我很熟悉了,野狗也和我成了玩伴,我害怕又盼望的未知動物一直沒出現,我便一個人獨自上學了。

“撲通”,身後傳來一聲沉悶的響聲。我趕緊回頭,只見外公坐在地上,斗笠滾落在身後。他雙手努力撐著地面,正想起身,可腳下一滑,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沒什麼,滑了一下。”我還沒來得及開口,他淡淡的說。

我伸出手去,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抓住了我的手,站了起來。那一瞬間,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曾經,他穩如泰山的身軀是我玩“蹺蹺板”的道具;他堅定的腳步聲是我戰勝恐懼的法寶;他一次次讓跌倒的我自己從地上爬起,並告訴我要堅強。可什麼時候,外公已經變得瘦弱,腳步不再那么穩健了,我竟然沒有察覺!我不禁鼻子一酸,差點掉下淚來。

我深吸了一口氣,輕鬆地說:“外公,就送到這兒吧,馬上就到公路了。”

外公朝前面看了看,又想了想,“好吧,自己小心!”“我會的!”說著,我往前走去,專心地盯著腳下的路。

拐過到公路了,我長長地鬆了口氣。我回過頭去,不遠處,外公依然站在那裡。在十月的寒風中,他就像一棵樹,瑟縮而倔強的站立著。我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

不知怎的,今天的路程特別短,不一會就到學校了。我總覺得外公一直跟在我身後,而且那腳步聲越來越有力,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