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睡,就沒有醒。

最近夜裡常常做夢,而且通常做的都是好夢,總是在最幸福、最美好的時刻,聽到耳畔一陣邈遠的呼喊:“起床啦!”然後身後恍若出現了一股強大的吸力,人不由自主地向後飛去,仿佛是從雲端墜落一般,眼前的世界飛快地向前逝去,轉眼間,又是一片黑暗。睜開眼時,自己正以一種極其怪異的姿勢躺在床上,被子滑落在地。這才不幸地發覺,剛才的一切都是一場夢,自己既不是荷蘭的貴族,也不是獨行的俠盜,更不是身負超能力拯救世界的英雄,於是又憤怒又沮喪地咆哮著:

“醒了!”

有了睡,也不一定有醒。

膾炙人口的電影《黑客帝國》中有這樣一個橋段:主人公尼奧在一個來歷不明的名叫墨菲斯的人的幫助下,發現自己以前生活的世界,只不過是電腦系統模擬了自己的各種感覺所製造出來的幻象,真正的世界已到達23世紀,多年來的生活都只是一個夢。

哲學啟蒙書《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中提到了一個問題:如果在夢中的感覺已經跟真實完全相同,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分辨這是夢還是現實?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也將是永恆的哲學問題。

“什麼叫真實?真實的定義是什麼?你若指的是你能感覺到能聞到能嘗到能看到,那真實只是你大腦中的電流信號。”墨菲斯如此說。

何謂睡,何謂醒?

這當然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所以我從未有過分不清楚夢與現實的恐慌,但我常常有更加深沉的焦慮。

站在居民樓的頂樓往下俯瞰,是我最愛幹的事。樓下人來人往,熱鬧十分: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一天工作後臉上帶著倦意,腳步卻從未停下,應該是急於回到溫暖的家吧;一個學生手裡拿著書,邊走路邊搖頭晃腦,大約是在背“元素周期表”一類的東西;一個老人手裡提著紅袋子,大抵裝的又是保健品……

居高臨下,看各色人等,腦子裡總是會莫名其妙地浮現出一個想法:

他們是睡著,還是醒著?

上班族瘋狂地工作,欣慰地看著自己存摺上的數字越來越大,有了錢,就會很快樂嗎?

學生努力地學習,挑燈夜讀,反反覆覆做著枯燥的習題,與同學比較著每一次考試的成績,分數高了,就會很高興嗎?

老人費盡心思,散盡錢財,買了許多保健品,企圖延年益壽,那樣就會很滿足了嗎?

名利,成績,長壽,這些無一例外都是世人瘋狂追求的東西,但有了這些又能如何呢?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他們不正是睡著的人嗎?在自己的夢中苦苦掙扎,卻無論如何也不肯醒來。

於是我終於明白了,明白了托爾斯泰的悲天憫人所換來的世人的不理解,明白了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深深無奈,明白了一個清醒的人在眾多睡著的人當中的那種痛苦。

也許,我也正在做一個夢,夢見自己看破了睡,看透了醒,所以才寫下這通篇夢話。

我該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