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真善美”

初讀法國作家莫泊桑小說《羊脂球》,我只是為其中“先生”“夫人”們的矯揉做作感到可笑,現在重讀,更感覺到他們的可憎。羊脂球這個女人,其實是無罪的。她雖是個妓女,但還有著自己的底線——作為一個國民的尊嚴。然而那一車的人,對羊脂球冷嘲熱諷,故作高雅,“委婉”地劃清了自己與她的界線。在接受她幫助的那一刻,還要做出一副“羊脂球小姐請我吃的”樣子,絲毫不肯放低姿態。遇到威脅自己利益時,就推諉躲避;認為別人為自己犧牲是應該的,這正是這篇小說最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我本沒有資格指責他們,因為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同樣也是一個自私的人。生活中的自私,大多源於一種不肯吃虧的心理。我們總是相信自己有著比別人強的地方,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要別人為自己付出更多。

有時候,我們總是愛結成所謂小幫小派,三五成群地議論著什麼,大肆評價著我們眼中的是非對錯,似乎自己便是最高貴的存在。其實細細剖開來看,背後更多的是自私。人性中“真善美”本應是最為閃亮的,然而卻經常被一些不大見得了光的品質所掩蓋。

人生來不是十全十美的,若不是這般,小孩子們的苦惱、爭寵便又何來?人生來都是有些自私之心的,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要在社會中學習成長,學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做人的準則。我們在學校結識朋友,才學會互幫互助,學會團結友愛;我們在學校接受老師們的教導,明白知識的重要性,懂得尊師重教,正如《勸學》中所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人生既然是不完美的,就應該善於接受他人的意見,學習做人之道。

讀了《羊脂球》,沒有被激發出什麼“豪情壯志”,卻讀懂了人性與人心。我的這些零碎的感悟,就是這篇傳世名作給予我最誠摯的教導。作為中學生,我們應當讓人性的“真善美”成為照亮我們前行路上的那盞最柔和卻又最堅毅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