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有路樂作舟

自古以來,世俗總是認為讀書是一件苦事。

如果從功利的角度看,讀書確實是一件苦事。古人讀書,多是為求取功名,當官發財。“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似乎動力倒是有的,但一些人讀書因為是被外在的力量所逼,所以感受不到書的魅力,也享受不到讀書的樂趣。也有人讀書是為了裝飾自己,為了附庸風雅,說到底還是因為外力而讀書,這自然也是苦的。

現今的人們也常講讀書很苦,那是因為一些人偷換了讀書這個概念,把讀書等同於為應試作準備。在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人,他們目不斜視,耳不旁聽,一門心思唯讀課本與參考書,終日愁眉苦臉覺得生活無味,難怪出現一種怪現象:高考結束那天,一些學生要么以撕書慶祝,要么以燒書為樂。也許,真的有人便從此與書絕緣了。

眾所周知,讀書是傳承文化、延續精神的活動。如果說,這還是從功利的角度來看待的話,那么就個人愛好而言,讀書是改變氣質、美化自我的活動。林語堂說:“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脫俗氣。”俗氣盡脫,人便成為高雅的人、高尚的人,自是一件樂事。況且讀書就是與高人相親,與雅士相伴,與美景相合,與自然相交。化身天地間,神馳宇宙外,何等逍遙,何等自在,真乃樂趣無窮的事情。人間至樂是讀書,哪裡還有苦味?

讀書,要享受樂趣,第一要走進書中,去讀,去感受。書還沒讀,便大嘆其苦,自是沒有樂趣可言的。其次,要會讀、善讀,讀出書味。書還沒讀,便想著讀這書有什麼用,考試考不考,那簡直是一種負擔,更別講什麼樂趣了。走進書中,心靈放鬆,去面對赤壁的江月、西樓的滿月、楊柳岸的殘月,感受古人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去欣賞瑰瑋奇麗的滕王閣、秀竹瑟瑟的瀟湘館、紹興魯鎮的河埠頭,體會社會人生的多姿多彩。走進書中,去體味先賢們“日忽忽其將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思考與困惑,去感受“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相思與刻骨銘心的生命之痛。走進書中,既欣賞奼紫嫣紅、春色無限、山川神異,又領悟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既啟心智,長見識,又陶冶性情,誘發不盡的遐想。

讀書時,每有會意,自會得意忘形,甚而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想想看,這該是多么愜意的享受!經過書的不斷洗禮,我們的語言自會文雅傳神,我們自會“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習慣一旦養成,“一日不讀,如三秋兮”的不盡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讀書吧,尤其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書海有路樂作舟,人生境界的飛升就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