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乃中華五千年來的精神寶庫。我國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文字,有了千古流傳的歷史。讀書可使人看清理想,使人才華橫溢,也可使人走向成功走向希望。

幾千年來,不論是記載歷史的《史記》,還是描寫社會的各類小說,書,使我們和遙遠年代的祖先相識相認,感受他們的呼吸和跳動的脈搏。雖說當今社會中已有不少人失去了對讀書的熱愛,但是書卻還是中國的魂,中國的寶。因為中華五千年來的興衰榮辱都記載在書上,不是嗎?

我愛書,也愛讀書。不單只愛讀,也愛研究,也愛寫。雖說有很多書我至今還沒看過,但是就求學2024年來看的書,都已令我受用終身了。書中最愛的,便是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每看一遍我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因為曹雪芹先生是處處留給人無盡的遐想。這是一本好書帶給一個人的深思,更是一種文化帶給人的精神食糧。

網路的普及已經影響到我們這一代人對讀書的看法了。在生活中若是遇到問題,更多人會選擇上網查找,而越來越少有人去圖書館查找資料了。因為在這個商業社會裡,更多的人講究的是時效,所以方便快捷的網路成了大家的首選,而圖書館也快成為休閒娛樂的場所了。有時同齡的人會問,為何要買書,上網一查什麼書都有了,何必花那個錢呢?試想,若是什麼都從網路上查找,那書的意義又何在?讀書並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更多是為了讀它的思想、它的靈魂。其實書同人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有的書就代表作者本人,那是一個鮮活的靈魂訴諸文字的感嘆。並不是簡單的白紙黑字,毫無生命氣息!

一個國家的靈魂,在於他的文化,那文化的發展不都是由文字編纂成書代代流傳嗎?!國家的魂,人的魂,都是由書記載。那么,現在為何都丟棄了自己的靈魂,為何都遺忘了國的靈魂?難道真的是因為社會發展的原因嗎?!

我想不然,若是有更多的人選擇閱讀而不是上網查詢。那么社會的靈魂會更加鮮活;若每個人都將書作為一個靈魂看待,那國之魂也必然鮮活起來。

讀書不僅意味著接受和理解,更意味著對時代的感知,對文化的傳揚。

讀自己的魂,讀國家的魂,社會也會因你的閱讀而鮮活的。生活也會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