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竹

瀟瀟春雨,朦朦朧朧。“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意淫蕩著,迎過徐徐的清風,峭壁上的一片片竹林臨風搖曳觸目一片鮮嫩的綠葉,那猶帶露滴的竹竿,猶如剛出浴的少女迎風而立,顯得格外麗質.雋秀.堅韌有力。巍峨挺拔,沾染一身靈氣。

寒霜冷露.暴雨狂風中掙扎著自己的一生,終於占有一片天地。竹,不象其它生命一樣,只貪戀著黝黑的沃土,正因為如此,竹才有了駕馭艱苦環境的能力。

竹,懂的發現自己,錘鍊自己,彰顯自己,它成就了自己,它升華了自己。

在南方長大的我,見到的竹的確不少,但是對竹子的種類卻知道的也不多,在我的腦海中回憶起來的有:渾身毛茸茸的毛竹,有竿如胳膊般粗壯的大南竹,有渾身斑點的花斑竹,有綠如草茵的青竹,有葉聚一起如鳳凰羽毛的鳳尾竹,也叫沖天竹……但我只愛那綠如草茵的青竹。遙望著峭壁上的青竹,迎著徐徐清風,我才知道它把根深深的地扎在岩石層中,才知道它能經歷風吹雨打。艱難,成就了它的雄偉蒼勁險阻,鑄就了它的不撓意志。

炎炎夏日,濃綠濃綠的竹葉,隨風飄逸,經過幾番風雨的洗禮,甚是英氣逼人。

正是因為狂風暴雨的洗禮,才磨礪了它的高風亮潔的品格。它能容納世間的安閒與寧靜,克制世間的疾苦與災難,它不象我們人類那樣充滿了欲望,不擇手段地為之奮鬥,操勞一生;它不象人類那樣充滿了爭奪名利的心計與煩惱,而沒有空間去儲存和諧與幸福。

正是因為它的心靈是純潔空虛的,它看到塵世間的人的貪婪之性的污濁,從而展現淡薄名利,追求安閒和寧靜的自由,對天然瀟灑生活的嚮往。然而人們還未發現它的昭示。

秋風颯颯,落葉飄飄。而那竹林青翠依舊,無論高高低低,抑或零落種族,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渾身勁節,凜凜然有君子之風,錚錚然有俠骨之氣。

冷經風霜數十載,雖然不為人所重視,但偶爾在農村里看到竹子做的竹床也不錯。雖然在經濟上未能極大造福百姓,但於它足以給人精神上的慰藉。千百年以來,古人一直在品論它的堅韌不屈.

高風亮潔的品質。在我的印象之中,就有這么一個人,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鄭板橋不但能寫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詩句,而且還能夠作出曠古奇今的墨竹圖畫,令人嘆為觀止。我偶爾也拿起毛筆,畫上一幅墨竹,但與鄭板橋的墨竹相比,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了。因為我畫出的墨竹缺乏靈氣從而無法表現出其生命的價值。與其說我在畫著竹的一生,還不如說竹在畫著我的一生。

冬霜重重,竹葉雖少許泛黃,但枝幹仍挺拔勁健,土壤中新筍已蓄勢待發,春天一到,便會睜開惺忪的睡眼,探出可愛的小腦袋,又要重新開始竹的生涯,十餘載寒窗晝夜苦讀,已悄然來到人生大道盡頭的我,凝視著這片青青的竹林,豁然開朗,晃如南柯一夢,只怨自己虛游太久,此刻才知道人生的真諦,因為青竹在同生命告訴我,即使面隊死亡,也不屈服。因為我一直都在峭崖之顛,從來都沒有倒在別人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