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下的哲學

從西安返回廣州的那輛火車晚點了,而且是極其離譜的晚點,發車時間從中午一點半推遲到晚上的九點二十。當我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我的心裡一頓,是喜又是悲。

在準備趕往西安火車站之前,好朋友們都來送我,最讓我感動得內心不自覺竊喜的是小康,沒想到他是要把我趕走的,說趕走卻又把計程車的錢給付了,上車前最後一刻還跟我深情地擁抱,這是我看到火車晚點時候的喜,原來朋友想早點把我趕走的想法,是無法得逞的。

那一次列車因為嚴重晚點,創造了我坐火車晚點的紀錄,很多人不是退了票,便是改了簽。而我由於行李太多,不方便去改簽,只能乖乖地再等七個多小時,這樣的乾等,是讓人悲傷的,畢竟這得多考驗一個人的耐心。

沒想到,剛才深情擁抱過的朋友,在我於候車室待了一個多小時之後,他們也在西安火車站出現了。他們列車的發車時間只比我那輛生病的列車早一點點,所以,我覺得這是上天的安排,原本是朋友送我,而這次是無法更改的我把朋友都送走了,然後我再自己走,這樣的情況讓我突然覺得有些豁然開朗,等就等吧,反正我可以回贈我的朋友一次相送,也算是讓我們的友誼鞏固一次吧,我很感謝這懂得給我帶來驚喜的火車。

時間一忽兒就過去了,我很快就坐在了火車上,檢票時擁擠的情形已全然不記得了,我只知道上天不會讓我們白等,我們進到車廂之後,發現車廂裡面的人很少。於是,我和其他乘客幾乎同時萌生了硬座變硬臥的想法。這樣,二十多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幾乎是用硬座的價錢換來硬臥的服務,我想,這也許是上天與火車之間的約定,誰願意等到最後,就可以獲得或大或小的獎勵。

在列車上的那二十幾個小時,因為車廂里乘客少,環境相對安靜,所以我就可以安靜地欣賞窗外的風景,累了就可以躺下休息,這是有多么的自由自在,而且還可以一邊看風景,一邊思考自己這幾天在西安的收穫,回憶自己這二十多年的經歷,想想下一步自己該乾什麼,於是,列車上的時間過得很慢,最適合沉澱那些凡塵俗世里我們曾經獲得的那些成長。

看著窗外的鐵軌,我想鐵軌是無比偉大的,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而且火車沒有超載一說,所以鐵軌隨時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重量來對它發起挑戰,而它一定是做好了準備的,不管火車以及火車上的重量到底有多重,它都會選擇承受,永遠地沉默,永遠都不會逃避,這是鐵軌的哲學。

如果有火車經過鐵軌,鐵軌才不會寂寞的話,那么鐵軌也懂得等待,它知道自己不可能一刻不停地接受巨大重量的壓迫。於是,它必須要學會休息,用最好的狀態去工作,用無比強大的意志力去接受可能要面臨的挑戰,而且鐵軌鋪成之後,它就無法改變自己為人類服務的命運,而它也選擇了樂於接受,一直堅持著,堅持不懈地將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

鐵軌也是有方向的,鐵軌知道自己要將火車帶到那裡。即使鐵軌也有轉彎抹角,但它和司機之間形成了默契,這樣鐵軌就可以用人類的語言,或者另一種語言和人類溝通,把人類引領到正確的方向,從而避免列車和人類走錯軌道,也避免列車和人類出軌或誤入歧途,鐵軌的這點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是值得我們深藏心底去頂禮膜拜的。

車窗外陽光燦爛,格外的刺眼,所以必須要拉下床簾,我們才可以讓眼睛得到休息。我想,有很多的時候,一趟列車開出,是要接受風雨的挑戰的,而鐵軌就是長年累月地堅守在土地上,既要接受陽光和雨露的接吻,又要抵抗酸雨和暴曬的腐蝕,鐵軌能夠在長時間的考驗中保持不被腐蝕,這是多么難得的一種堅守。一種金屬被賦予了使命,它就會為了完成使命更改自己的屬性,讓自己更適合去勝任自己的角色,從來都不抱怨,只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堅守和抵抗無情的腐蝕上。我想,鐵軌真的好偉大,偉大得讓我自己都覺得慚愧。

時間還是不給我們多餘的空間去回味,列車到站的時間是半夜十二點,我覺得自己應該會和離別朋友一樣,也會捨不得鐵軌。結果,鐵軌依舊靜靜地躺在地面,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而我相信,鐵軌一定是有感情的,只是它習慣了獨自忍受,或者和與它相連的另一段鐵軌共同承受它的悲歡離合,它不會把自己的情緒給人類。

出站那一刻,我撞見了坐在我旁邊的那位乘客,他說胃裡不舒服,只因為看到鐵軌上有太多紙巾以及人類的排泄物,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坐火車,火車竟然晚點這么多,以後再也不想坐火車了。

我對他表示同情,可是在另一個層面,他的話語和想法讓我更加敬佩鐵軌了,鐵軌竟然可以長久地忍受人類的骯髒,並且沉默不語,即使不被乘客理解,但它還是一如既往地工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這是多么震撼我內心的發現,想想還在歲月的軌道奔跑著的我,我都快哭出來了,到由於舟車勞累,我已泣不成聲了,我把我所想到的一切都深留在了心底,讓它們進入我的脊髓,等來年春天到了再將它們孵育出來,再一次把觸動送到那些未被感動的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