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印象

許多人分不清瑞典與瑞士,這也難怪,瑞典是一個不張揚的國家。去瑞典之前,我除了知道這個國家的天很藍以外,很少聽到別的什麼。

7月10日,我提著行李箱走出機場,充滿新鮮感地打量著這個對我來說完全陌生的地方。這兒的天很藍,高高的,有些透明,空氣是那么新鮮。經過冬天的漫漫長夜,夏天的瑞典充滿陽光,太陽一直到晚上11點鐘才落下,第二天3點就升起。

我住在斯德哥爾摩郊外一個叫弗明斯堡的被森林環抱的小鎮上。我曾經走進過森林,裡面仿佛沒有一絲人類的痕跡。地上有不少從樹上掉下來摔得稀爛的漿果,布滿青苔的石頭滑膩膩的。樹權擋住了陽光,樹林的空氣中有樹脂的清香。

瑞典的生態環境很優美。冬天的弗蘭明斯堡被皚皚白雪覆蓋,林中的野兔會跑進居民區內找東西吃。如果開車上高速公路,有時能看見鹿在路邊遊蕩。在瑞典,你隨處可以見到大片的森林和藍色的湖水。瑞典只有800萬人,人類就像大自然中的客人。我曾經步行到弗蘭明斯堡兩英里外的一個小湖,在湖邊整整呆了一整天,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我就靜靜地坐在湖邊,讓心靈與自然融為一體。

瑞典人很少,少得讓人寂寞。在瑞典的日子裡,我經常瘋狂上網,就為排解那份孤寂。我常常從弗蘭明斯堡的一座天橋上走過,伴隨我的只有風和悽厲叫著的划過天際的海鳥。在瑞典時,我非常想念上海,想念那份熱鬧,那份喧囂。

媽媽工作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宛如一個小小的聯合國。裡面的工作人員來自五大洲。那裡最熱鬧的時候就是聖誕節了,每個員工都做一樣自己本國的特色菜到聚餐會上。聖誕夜,韓國的泡菜,伊朗的雞飯,瑞典的甜點……擺滿了餐桌,外面是深達半米的積雪與依然飛揚著的雪花,室內是香檳的味道與祝酒聲……在小鎮上呆久了,就去鎮上的火車站,買張110克朗的車票去斯德哥爾摩市區。漫步在downtown的老城街頭,迎著波羅的海的微風,聽著街頭賣藝者的吉他聲,舔著薄荷冰淇淋,手插在褲袋裡,什麼也不想,就那么無所事事地走著。天空是深藍的,周圍的草地,建築,環繞整個城市的碧藍海水……一切都是那么安靜,那么整潔,色彩是那么鮮明。若走累了,市中心的綠地多的是,隨便找一塊就可以躺下。草地上的瑞典人三三兩兩,享受著夏日充足的陽:光,邊喝啤酒邊唱歌,浮現在他們臉上的儘是享受生活的快樂。

我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不會把大好假期全浪費在一個小鎮上。收起行囊,帶著一張斯堪得那維亞半島的火車通票,從小鎮的火車站出發,到挪威卑爾根,在撒滿陽光的漁港買新鮮的魚蝦;繼續北上,進入北極圈的羅浮敦群島,在岩石海灘上遠望淒冷的挪威海……到納維克,瞻仰標誌這座城市血淚的二戰空襲紀念碑……然而,北歐最壯美的景色不是城市,而是自然。當我乘著火車,沿著挪威狹長的海岸線飛馳,看如血的落日靜靜落人海平線;當我趴在車窗旁,凝望寂靜平原上的莽莽森林與藍色湖泊,落日把森林染成了金色……當我早晨醒來,林中的霧氣使窗外的森林披上一層白紗,那種景色與科羅在《摩特楓丹的回憶》中所描繪的如出一轍……這時,往往有一種衝動,想哭。

我嚮往著瑞典北部的拉普蘭,那是一片沒有道路的荒原。拉普蘭所擁有的只是極夜,鹿與遊牧民族薩米人,以及遠離塵囂的空曠。那是歐洲最後一片原野,這個世界上不多的真正自然。然而,真正的自然歡迎的只是強者。

如果你不能征服寒冷與孤寂,你就只能讓自然主宰你的生命。我望著自己被曬黑的身體與背上的大包,默默地許下心愿。不到一個星期就要離開瑞典了,如果說來時心中充滿著喜悅與新鮮,去時則多了回憶與信念,還有一個荒原的夢想。

火車已接近我暫住的小鎮,我望了望藍天,要把一切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