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魂逝 ——奠郭嘉

昔年柳城的靡靡落雪,也無法熄滅那日赤壁的烈焰。毀王圖霸業,終不見,流年止。心懷蒼生,奈何浮生匆匆。如一夢。

——芯蕪《荒魂·郭嘉》文案

三國烽煙中,惟他一襲青衣,自信,冷靜,沉穩,病榻上的筆墨揮動,清清淺淺,袖手策計間卻已是顛覆江山。

迄今,我與他相隔了那么多年,本該是完全陌生的。然而每一次,當耳邊迴旋著芯蕪的《荒魂·郭嘉》時,卻分明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情感,仿若身臨,仿若同他一樣,歡笑,心痛。

“十語論盡天下,伶心臥硯繪河山美如畫。”

青燈,墨筆,伏案疾書的男子,著一身青衣,面色微白,眉宇間卻儘是寧靜自若。江山不是他的夢,而輔佐曹操取得江山,這才是他一貫用心太過的原因。他是絕對的忠心,甚至於直到最後一刻,他仍舊苦笑低語,“恨不能見孟德兄歸來之時。”得謀士若此,曹操有生之年,也定會吟誦一聲“幸甚至哉”了罷?

“更深漏碎,徒嘆知音卻為誰,何妨天妒君莫悲。”

趕回來的時候,那個永遠淡定指點江山,總是用最險的計謀,為他謀取最大利益的青衣謀士,已經靜靜躺在柩中,終年也未曾滿了四十歲。握著郭嘉最後留下的竹簡,曹操默不作聲看完,遂才長嘆曰,“知孟德者,郭奉孝也。”爾後的是是非非,也與那郭嘉所書幾乎完全吻合,這樣的才計,哪怕是上天,此刻,似乎也感覺到了不安。

“昔年笑談江山亂,奈何一夢百年。今唏赤壁泣烽煙,不復現你容顏。”

失去郭嘉,曹操帳下雖兵將許許,卻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夠與郭嘉媲美。沒有第二個人敢,或者能夠如郭嘉般心思縝密地謀劃險策。他的透徹目光,永遠清明朗潤,洞察事事。

那使曹操最大的失敗,敗的再無大肆擴張之力,只能返回。這或許是上天希望的景況,三分天下,互相牽制,無所後憂。然,不知那個已逝的青衣謀士若是見此一幕,又該是怎樣的悲痛?

他主公的霸業,終因一戰受盡了打擊,他傾覆一生的曹魏,到最後也只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一直在想,若是郭嘉晚逝十年,若赤壁之戰的時候他依舊在一旁,一切,又會有怎樣的改變?

只可惜世間不存在如果,一切的結果,都無法改變。

浮生匆匆,奈何一夢。心中痛楚的時候,我仿若看見那個青衣謀士眼中的清淚。

天意若此,誰又能阻止一切的發生?

不過只是孤寂的荒魂,悒鬱游離,驀然間,於浮生中輕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