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們

“師者父母也”。說到老師,那在講台上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形象,總是讓學生有一種油然而生的畏懼感。但今天我要說的老師,卻一點也沒上面的“高大”形象,甚至有點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的語文老師——一位優秀的語文班主任,一個中等身材的老師,一頭長髮將她的灑脫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幾條皺紋已悄悄地爬到了她臉上,但還是改不了他的形象。語文老師算得上是所有老師中年紀較大的一個了,因為從小說我們的方言,所以他好像對國語一竅不通,想要改正也改不過來。只改的腔調更加搞喜。身為語文老師,可他卻連音調都讀不準,誤導好多同學也讀錯。當然也少不了模仿他的同學,他們也樂此不疲的學著,摻雜在同學們的讀書聲中。再就是語文老師那永不變更的教學方式,手中捧著一本語文細解,每節課的開場白總是從細解上摘下來的。學習文言文,先是讓我們抄寫譯文,上課時分兩組讀課文,他領著我們順一遍之後,就開始背每句話和每個詞的意思,背完之後小組比賽。每次學習新課,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套程式。我們對這個也都是了如指掌了。

我們的替補語文老師。自=自從語文老師生病後,班上換了一個小老頭——替補老師。他,瘦瘦高高,手拿書本,改作業時戴著一副眼鏡。。。。。。猛一看,一個文人墨客的模樣。再一看,才發現,他的髮型、衣服都是那么的別致。就算頭上也會飄起那么幾根頭髮,在腦袋後面倔強的翹著;有時衣服也出來湊湊熱鬧,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除了外型,最重要的還是他那與眾不同得腔調和上課方式。記得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與眾不同,通過自身經歷故事(如捉鳥,捉蟲,摘覆盆子)循循善誘,結合全文,引導我們深入主題。“叮鈴鈴”眨眼之間過了四十分鐘了,我們卻還回味無窮。

這就是我們的兩位語文老師,兩位風格迥異的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