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蠶兒們經歷了一次次蛻變終成了飛蛾,而我們的家、祖國不正是如此?我們正在蛻變,蛻變中留下了……
“開飯嘍!”一聲吆喝拉開了午餐的序幕,我端起飯碗,夾起一塊烤鴨,又夾了一塊燒雞,往嘴裡扒了一些飯,不小心就撒了一些飯粒,我也沒在意,可老爸卻不高興了,說:“飯怎么能掉在桌子上呢?吃的時候要有吃相,要撿起來吃掉,多浪費呀!”我卻不以為然,道:“這幾粒飯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好浪費的!”“粒粒皆辛苦呀!農民伯伯多辛苦呀!再說咱們中國如果人人掉幾粒,那得有多少呀?”老爸教育我道。我反駁道:“哎呀,現在都高科技時代了,哪要農民伯伯種田啊,動動手指頭就行了。”聽了我的話,爸爸神情凝重,把我們帶到他的童年的河去。
“我的童年生活在七十年代度過,家裡一共有5個兄弟,每次吃飯,菜還沒上桌,飢腸轆轆的我們早已把飯一掃而空,連碗裡的飯粒也舔得乾乾淨淨。”我驚呼,插話道:“老爸,你們當時簡直是餓殍啊,那你們平常沒吃上幾塊餅乾來充充飢?”“我們哪有你們現在這么幸福,飯糰就是我們那時最好的零食,平時肚子餓了,就拿飯糰來,別說什麼零食了。再看看每粒飯經歷的過程吧:播種,施肥,收穫,剝殼,包裝,蒸熟等幾個環節,這才送到我們的嘴邊來。”
聽了老爸的一番話,我似乎懂了一些,可是,為什麼我和老爸的觀念不同呢?可到底是老爸的想法太陳舊,還是我的觀念太超前?我思前想後,總算找到了答案:祖國在發展,時代在變化,我們的追求發生了變化,人們的想法也在變化。中國十幾億人,而僅用這一小塊土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多不容易呀!雖然去年中國剛舉辦了2019奧運會,可中國仍是開發中國家,她能經得起我們浪費嗎?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告訴我們:“no!”所以,我懂了。
“鈴鈴”又是正午,咦,這家桌上沒有飯粒,碗裡也吃得乾乾淨淨,這是誰家呀?對,這是我家。
後記
蠶兒蛻變成了飛蛾,我也在蛻變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