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新氣象

“古路崖是個好地方,

新窯排排真漂亮。

綠樹成陰長成行,

大紅棗兒甜又香。”

這幾句順口溜夸的是我的家鄉——子洲縣周家鹼鎮路崖村的氣象。

我村過去曾是一個有名的窮莊子。聽爸爸說,在改革開放以前,人們住的大部分是破舊的土窯洞。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穿的是補丁套補丁,生活過得挺艱難。正如人們常說的一段順口溜:

“往年吃的‘大鍋飯’,

肚裡裝著糠菜團,

衣服破爛像瓜蔓,

擠在寒窯叫苦難。”

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富民政策不僅富了城市,也富了鄉村。我們家級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如今走進村里,你瞧!一排排嶄新的磚窯,新門新窗真漂亮。“307”國道像一條長龍,從我們村前穿過,公路兩旁挺立著蒼翠挺撥的洋槐樹,夏天遠望就像一道綠色的長城。秋天就更美麗了,棗樹掩映著可愛的家鄉,一顆顆大紅棗,像丹紅晶亮的瑪瑙,綴在沙沙作響的棗葉間,壓彎了枝條,散發著醉人的清香。

走進每家窯里,更是煥然一新。以前又暗又嗆人的煤油燈,如今被照晃晃的電燈所代替,家家擺著寫字檯,洗衣機,電冰櫃,彩電,沙發,程控電話,真是應有盡有。有的人還蓋起了小洋樓,騎上了機車。

如今人們吃的大米、白面,一日三餐不斷,娃娃大小都穿著料子衣服,腳蹬新皮鞋。我看到這情景,不由想起爺爺編的一首順口溜:

“如今實行大包乾,

一日三餐是好飯,

穿的俏,住的寬,

晚上還把電視看。”

如今,家鄉的人們闊步走上了集體富裕的大道,奔向小康生活。

想著家鄉的昨天,看著家鄉的今天,真是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好政策帶來了好光景,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