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滿校園?愛心義賣活動有感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勉強算是我們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我們沒有隻顧自己,而是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義賣。

烈日和不斷刷新的溫度並沒有阻擋住我們熱情的腳步。我和小張因為博文報的製作而晚到了,看到空無一人的操場,我們加快了腳步。

剛走到樓梯口,就看見幾個飛速搬動桌椅的步伐矯健的男生。喔!原來是我們班的呀!小張見狀拉著我大步向前,那架勢就像要去趕考一樣。一個來回的時間,我已經站在自家的攤位上整理了。我們的攤位沒有占到“地利”——暴露在熾熱的空氣中。這使我們曬得臉通紅通紅,一股青春的朝氣暴露在空氣中。

我到底還是怕物美價廉的商品被別人“搶”了去,在上半場時間裡當了“叛徒”,拉著好友就往人群里扎。我發現,每個攤位前都有一些苛刻的低年級同學,儘管眼睛似乎都因為好東西發了光,還是不緊不慢的討價還價,真是一群“小狐狸”呀!“你看,這都是二手的了……”而賣主都是一些性子急好說話的人,於是成交率也就一路飆升啦!

這樣想想一開始我有點傻。我在某班看中了一本彩色皇冠圈線本。考慮到它的實用性,我爽快地買了下來,根本沒有考慮到以“舊、二手”來壓低價錢,以七塊錢就買下了。這可不是一種小氣,一種小市民行為,而是一種節約,因為這錢是父母的,實在是有點沉甸甸的,不省白不省嗎!

經過了兩次購買,我“翻爬滾打”在這裡也“遊刃有餘”,甚至可以稱為“達人”。在這片熱鬧的、稍稍嘈雜的賣場裡,我不愛好充滿光芒的海報,不青睞於小女生的首飾,獨獨偏愛那一抹成熟的書香。

想起來,被我坑的最慘的是五班。我看中了韓寒的《告白與告別》,清新的封面和簡約的內容吸引了我。我看中的如果買不到,我會不甘心的。他們非要要以十五塊成交,我摸著手裡不多的錢,討價還價。最後,我急的徑直把口袋裡僅剩的五個汗涔涔的硬幣掏出來,無奈地聳聳肩“我就這五塊錢了!”,準備離開。那個黝黑的男同學見狀,果斷成交。在此之前,我還用了十塊錢買了一本原定價二十五元的書。

最後的時間裡,我和我們的商品待在一起,還聽著副班的指揮去兌換了些零錢。真辛苦!但是,在這熱熱的陽光中,我嗅到了濃濃的甜味。這是同學們額頭上晶瑩的汗珠,是一個個愛心散發出來的。儘管頂著烈日很辛苦,但是他們這群“樂觀派”還是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氣氛輕鬆快樂,我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和同學們在一起,就足夠了(何況還獻了愛心)!

不過,經過一次賣筆袋的經歷,我知道了:物必有其主。也許你放棄本錢,使勁壓低價,還是沒賣出去。可一轉眼,說不定就有一個識貨的人願意以高昂的價格買下它。這樣,也算是給我們的貨物一個好的歸宿,並且有一個欣賞自己、愛護自己的主人。

呼呼上樓,我坐在位子上清點收穫:一本厚厚的線圈本、兩本《飛霞?公主志》、秦琴的《唯愛與夢想不可辜負》、韓寒的《告白與告別》、郭敬明的《小時代1.0摺紙時代》、《致梵詩玲的奇蹟》、《藍天下的課桌》,共花了我全部的“積蓄”——四十五元,還借了何子八元。哇!我們班賣得256.5元,貢獻了一顆滾燙的大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