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上

中國的公車售票員很多,想來是中國的公車多的緣故吧。我見過許多公車售票員,但卻只記得兩個。

鏡頭一:冷漠

看到售票員板著臉,我想起了楊二嫂。車上的秩序非常混亂,我望著楊二嫂,希望她能有所舉動,但她只在欣賞窗外的風景。車門已經關了,一位老人想上車,但她沒理會,轉過身對司機說了聲:“開車吧。”

“小姐,買票。”我遞過錢。

“等下再買不行嗎?”楊二嫂的態度極其惡劣。

我扭頭看窗外。但沒一會,又聽到那令人討厭的聲音。

“喂,你還不買票,是不是想逃票呀?”

似乎沒有人回答。

“喂,說你呢!”

我回頭一看,楊二嫂正盯著我,我不屑與她爭辯,把錢給了她。沒過多久,我看見地上有幾枚硬幣,楊二嫂正在撿。我以為是她掉的,於是上前幫忙。後來,我發現口袋裡的硬幣沒了。得知此事後,楊二嫂的頭機械地轉了幾下,就算替我找過了,然後冷冷地對我說沒有,就沒再理我了。

於是,我記住了她。

鏡頭二:熱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售票員臉上帶著笑容,但我對她沒有好感,因為我已厭惡所有的售票員了。一位老人上了車,她馬上站起來走過去,我以為她要將老人趕下車。但她扶著老人坐在她的工作位上。她正向我走來,我馬上把錢掏出來,我敢肯定,她也會認為我想逃票。她接過錢,對我一笑,我回敬她一個笑,是冷笑。

一路上,車門一直是開了關,關了又開。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本來就狹小的車廂,此時顯得擁擠不堪。

“大家請站好,不要擠。有人為這位大娘讓個坐嗎?”

“讓她到這兒來吧。”

“謝謝。”道謝的竟是售票員。

我又看見地上有枚硬幣。我反射性地看著售票員,認準她會將硬幣撿起。果然,她撿起了硬幣。

“先生,您的錢掉了。”

我又笑了,但已是不自然的笑。我的笑,只是為了掩飾我的判斷失誤。

於是,我也記住了她。

其實,社會猶如公車,社會成員都是公車售票員,也都是乘客。笑著對他人,也正是笑是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