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改造

10月16日,十七歲生日那天,我終於決定離家出走。而這離我能自由地選擇還差三百六十五天。但是我熬不住了。因為我收到了來自爸媽的生日禮物:一個新的大腦程式。

媽媽開心地看著我:“親愛的,這是最後一項改造,你會喜歡的。它將給你一個光明的未來。”

從我很小的時候。爸媽就拚命工作,努力賺錢,目的就是為了改造出一個完美的孩子。當然,要趕在我十八歲以前。因為法律為了防止犯罪行為難以界定。對更換人造組織的年齡作了明確的規定:十八歲前,父母有權利通過正規途徑為孩子進行身體各組織的更換。包括向大腦輸入程式。

這是個好的開始,可是後來變成了一個噩夢。

六歲那年,我的單眼皮被換成了雙眼皮。眼睛的顏色是媽媽選的,她說她小時候羨慕金髮碧眼的外國姑娘,可惜那時候沒有這么好的技術。眼睛的形狀是爸爸選的,他說他討厭在我身上看見遺傳自他的單眼皮。“可是我看得很清楚呀,不過我也喜歡大眼睛。”

我先後換了白皙的皮膚、修長的腿和鵝蛋一樣的臉型。我已經是個美麗的姑娘了。

器官移植有些疼痛,但爸媽都希望有個完美而又漂亮的孩子。“這都是為了你。”這是他們常對我說的話。

十四歲那年,我第一次接觸了腦程式的輸入。這並不痛苦,只是昏睡一天而已。

我很小就開始讀小說,翻了那么多頁的故事,我想做個小說家。我興沖沖地告訴爸媽:“我要當個小說家,遊歷世界,寫下各種故事給別人讀。”

“親愛的西西,這並不是個好的選擇。不僅將來沒什麼前途,更可能會窮困一生啊。”

“老婆,我們還是幫她洗掉吧,反正這並不困難。”讀完這篇文章.不禁讓人想到龔自珍的《病梅館記》,如果說那些被人為修剪的梅花是“病梅”,那么文中這位被父母強行改造身心的女孩就是“病人”。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一篇帶有科幻色彩的文章,但如果某些父母不改變自己培養孩子的觀念,那么隨著科技的發展,誰又能保證文中的情節不會變成現實?

儘管我不願意,但還是嘟著嘴接受了針對大腦的一次信息輸入:“厭惡小說。”

2077年10月16日。我十七歲生日。

“西西,我們終於想好要送給你什麼生日禮物了。”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知道,他們一直在討論我的未來,這是一個完美孩子的一部分。“你十四歲那年,我們還沒有為你選好你的將來,三年了,我跟你爸爸一直在討論。”

“我們打算送給你一個新的大腦程式,做個政治家吧!”

“可是我討厭政治!”

“但這會給你一個好的前程。”

“為什麼不能依照我自己長大後的想法呢?我是個獨立的人啊!”

“因為你不成熟啊,如果現在不幫你輸入,等你大了,就沒有辦法了,你是我們的親生孩子,我們是為你好啊。”媽媽有些擔憂地說。

我轉身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我哪兒長得都不像爸媽,但我的每個部分都是按照他們的想法改造出來的。

“我才不是你們親生的!我只是你們選擇的!”我哭著跑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