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燒餅

“叮叮噹,叮叮噹!”上午第一節課的鈴聲響起。陳小明同學從外面衝進教室,嘴裡還嚼著早點,隨手把來不及吃完的半個燒餅扔進了黑板旁的垃圾桶里。

一位戴著老花眼鏡的教師走進教室,在“老師好”“同學們好”的招呼聲中,老教師打開課本。當他走近黑板準備板書時,無意中看到那半個燒餅,頓時皺起了眉頭。

老教師沒有在黑板上寫課題,而是轉過身來站在講台前,陰沉著臉,頭上那灰白色的怒發好像豎了起來,那咄咄逼人的目光掃視著整個教室似乎在問:“是誰扔的燒餅?快站起來認錯!”同學們在下面小聲議論:“這一回,陳小明有‘好果子’吃了!”

陳小明沒有勇氣站起來認錯,老教師也沒有大聲質問,但從他那激動、凝重而嚴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的心一定跳動得很快。令人想不到的是,老教師並沒有大發脾氣,而是默默地走向垃圾桶,彎下腰,撿起了那被扔掉的半個燒餅,在眾目睽睽之下,竟一口一口地吃起來。

教室里安靜無聲,同學們表情各異:有的吃驚地大張嘴巴,有的把蔑視的目光投向了陳小明,我心裡想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名言佳句,對這位老教師充滿了敬仰之情。

此時無聲勝有聲,同學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覺地遵守紀律和秩序,大家默默無語地望著這位老師吃完了被拋棄的半個燒餅,然後老師問道:“是誰扔的?站起來讓大家看看。”

陳小明站了起來,他不敢看老師,低著頭,準備接受老師對他的訓斥。但是老師沒有批評他,而是叫同學們背誦唐詩《憫農》(其二):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同學們齊聲背誦起來,陳小明感到十分慚愧,臉羞得紅彤彤的,頭埋得更低了。老師意味深長地說:“一個燒餅不過幾毛錢,但這是農民伯伯們用汗水和心血換來的呀,他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農民種植出來的糧食那可是寶中之寶呀!”他停頓了一下,深情地說:“浪費糧食是可恥的行為!大家一定要記住!”

“記住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這時,陳小明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他把頭抬起來,誠懇地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浪費糧食,我對不起農民伯伯,我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