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餛飩

親情,一個永恆的話題。

——題記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時,而跟媽媽吵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她走啊走,看到前面有一個麵攤,香噴噴的氣息浸入她的鼻子,熱騰騰的混沌映入她的眼帘。肚子“咕咕”地叫了起來,她感到很餓。可是,她摸遍身上所有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麵攤的主人是一個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小姑娘站在那邊,就問:“孩子啊,你是不是要吃麵?”“可是……”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可是我沒有錢——”“沒關係,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混沌和一碟小菜。小姑娘滿懷感激,拿起袋子,剛吃兩口眼淚就不由得從臉頰划過,紛紛落在碗裡……“怎么了?”老婆婆用關切的暮光看著她。“我沒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著淚水,一哽一咽地對老婆婆說:“我們只是萍水相逢,您就對我這么好。可是您知不知道,我自己的媽媽是怎么對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聽了,無奈地說道:“孩子,就憑你剛剛說的那句話。我就後悔給你吃這碗面啊!你怎么能這樣想呢?我只不過煮一碗混沌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媽媽給你煮了十多年的飯,你怎么不去感謝她呢?你怎么還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呆住了。

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正如有一句話: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好的脾氣給了一些外人,甚至敵人;卻把最壞的脾氣給了身邊最親的人。

我們做過多少對不起父母親的事?他們呢?在這十幾年的生活里,他們想不要你,就可以不要你,可是他們有嗎?為什麼沒有?因為你是他們最親的人。學會把最好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初一: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