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今天下午,按照作業,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感覺還不錯,有種很別樣的感覺,湧入心頭。

影片用個很特別的手法講了一個老師教育特殊兒童的故事。在一所感化院裡,有許多少年,院方的高壓政策欺負他們,所以經常發生嚴重的衝突。音樂家馬修頂替前任來代課,在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後,他取得學生們的信任,並組建了合唱隊,用優美的音樂滋潤那些空虛的心靈。孩子們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漸激發出來,音樂方面的天賦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成年後成了著名的音樂家。而馬修卻始終平凡地生活著。

整部影片有著深沉的氛圍,我被感動了了。當影片中響起孩子們和聲,曾經頑劣的眼神里滿是專注,我的眼睛濕潤了。而馬修的教育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人文關懷。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的教育方法靈活多樣。當他替某人隱瞞錯誤並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當他為了安慰傷心的母親而善意撒謊時,我的臉龐濕了。是呀,只要無不在傳遞這樣一種理念: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我並不是為了作業而看的,真的很感人。

初一:王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