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的作文

加上凹凸不平的黃土路,媽媽挑水的重任就更艱難了.回來時,我總能看見媽媽累得氣喘吁吁,額上的汗水像斷了線的珠子直往下淌,媽媽癱靠在椅子上好一會兒才起身幹活.

夏天到了,人們更需要水了.然而,井水在烈日的暴曬下,漸漸乾枯了,記得有一天,一大清早,媽媽就把我叫醒,和她一起去挑水,正好站個位.因為,清早,太陽公公還未上班,可以趁此機會打點水.很快,我們就來到井邊,呀,人海茫茫,隊伍已排到了龍腰!媽媽二話沒說就站上了隊伍.大約站了兩個多小時的隊伍,我的腳快發麻了.可我卻看見媽媽媽仍直立著,眼睛裡流溢出一種期盼.望著人們一個個挑著空水桶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我和媽媽回到了家裡.幾天媽媽臉上失去了微笑.因此,村裡的人們因缺少水,頓時消瘦了很多.

每天夜裡,我總是夢見:各家各戶都裝上了自來水,媽媽再也不用挑水了.只要一擰開水龍頭,清清,甜甜的自來水嘩嘩地流著……

這是我的心愿,也是媽媽的心愿,更是全村人民共同的希望.果然,不久便實際了全村人民這個久久埋在心底的願望.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人們正在乘涼的時候,不知從什麼地方開來了一車裝修自來水和鋪路的工人.他們說:"我們是市政府派來的.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沒水沒路怎么行 "他們一下車就在村頭選好一個地方搭起簡陋的帳篷,埋鍋安灶,準備開工了.因為裝修自來水和鋪路都需要錢,村民們聽說工人們來了,緊鎖著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了.媽媽高興勁就甭提了,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第二天,媽媽把自己一直捨不得用的積蓄二百多元毫不保留地捐獻了出來.人們為了能早點用上自來水,經常幫助工人們做些事情.如買鋪路的用具,自來水的水管等.

工人們經過挖溝,平地,壓實,鋪石,上瀝青,碾壓等一系列工序,他們把一條凹凸不平 ,彎曲的小路,變成了一條平坦,寬闊的柏油路.它直通往村頭的準備修建自來水庫邊.工人們不停地工作著,從不說一個"累"字.他們去找水的源頭,然後,用石磚砌起了一個水庫.不久,自來水便安裝好了.

"小梨村的自為水工程竣工啦!"喜訊像春風一樣傳遍了村裡的各個角落.

……

我隨著歡呼雀躍的人們來到村頭的水龍頭邊,那裡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有老態龍鐘的大爺大娘,有中年人,有小伙子,還有天真活潑的小朋友.我站在一塊石頭上踮起腳尖,透過人群的縫隙往裡探望,只見一個青年擰開水龍頭,一股清澈的水立刻嘩啦啦地噴涌而出,水花濺到人們的臉上,身上和腳上,人們高興地看著,笑著,議論著.一個小伙子兩手捧起一掬水,低下頭貪婪地喝了幾口,笑著叫著:"真甜啊!""用這水淘米,煮飯,一定更香甜!"一位老大爺接著說.我跳下石頭,使勁地往人群里擠.到了水龍頭邊,正好一滴水濺到我的嘴裡,啊!甜絲絲的,真像春天的甘露沁入我的心田……

如今,村民們向小康又邁進了一步!

點評:

小作者用樸實的語言,以"沒水喝——盼水喝——喝到水"為線索,通過對媽媽的親身經歷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的敘述,體現了人們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向小康目標邁進的精神風貌.習作篇末點明了中心,表達了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從習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小作者的確是生活的有心人,她能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善於以生活中捕捉信息,選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