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故事作文

當我失意,雙眼迷離的時候是那擁有萬丈柔情的媽媽開導了我,為我在人生路上找到一個指向標,指引我前進。又重新使我的眼神充滿自信。然後媽媽又化成了一條河,靜靜的流動著。母愛如水,用她的無休無止培養了我的耐性,使我像她一樣,用有自己的目標,像媽媽一樣,對事事都要求的成功,使我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有極高的耐性。當我做錯事,母愛的長河因為生氣而速度加快,這時的我好傷心,真不應該那樣做,我後悔,我悔恨。我有回頭把那件事重新做一遍,直到我做對為止,這時我看到母親河變得澄澈透明,我也露出了愉快的笑臉。在我寂寞的時候,一個人坐在母親河的岸邊,和她談心。而每次聊天以後,我除了舒心外,還有不一樣的收穫———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會很愉快的做我將要做的事,忘卻了剛才的寂寞。繼續笑對人生。當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的時候,聽,媽媽在默默的為我在心裡為我鼓掌。在鼓勵著我繼續成功。母愛如水,纏綿流過,鼓舞著我,開導著我,引我走向光明。母愛無言:聽說過兩個有關母親的故事。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

在車站裡,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的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褲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么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里地外的家的。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二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來探望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仁,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無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多少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再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捨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的人當中,他母親的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一次,同齡的朋友對我抱怨起母親,說她沒文化思想不開通,說她什麼也幹不了還愛嘮叨。於是,我就把這兩個故事講給他聽。聽畢,他淚眼朦朧,半晌無語。母親的心:朋友告訴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先是不認識外公,堅決不許這個“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廳去。然後外婆有一天出了門就不見蹤跡,最後在派出所的幫助下家人才終於將她找回,原來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時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認現在的家跟她有任何關係。哄著騙著,好不容易說服外婆留下來,外婆卻又忘了她從小一手帶大的外甥外甥女們,以為他們是一群野孩子,來搶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們,一手護住自己的飯碗:“走開走開,不許吃我的飯。”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幸虧外婆還認得一個人——朋友的母親,記得她是自己的女兒。每次看到她,臉上都會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黃昏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樓下,嘮叨著:“毛毛怎么還不放學呢?”——連毛毛的女兒都大學畢業了。家人吃準了外婆的這一點,以後她再要說回自己的家,就恫嚇她:“再鬧,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會立刻安靜下來。有一年國慶節,來了遠客,朋友的母親親自下廚烹製家宴,招待客人。飯桌上外婆又有了極為怪異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