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寫家鄉的變化的日記300字

篇一:

前幾天,我隨爸爸和媽媽、還有我弟弟妹妹一起去一趟老家,看了看家鄉的變化,如今村莊建設是舊貌變新顏了。記得小時候回老家看到村里真是破爛不堪的,都是茅草屋、土牆,街道曲曲彎彎的,下雨天出門就踏一腳泥巴,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村民吃不上、穿不暖,日子過得很艱苦。

現在村里是紅瓦綠樹,街道也很整齊,有的蓋起了小二從樓,還買了車輛,蓋起了大棚,搞養殖、種果樹,部分有能力的青年都出去打工掙錢,總之村里是紅紅活活的,一片新景象、新面貌,老爸老媽看到家鄉的變化這么大心裡美滋滋,可高興了。

在看那漫山遍野上,到處都是綠綠油油的莊稼,玉米、高粱都壓彎了腰,花生、地瓜長的可茂盛了。到了秋天,家家戶戶,屋裡屋外都掛滿了金黃黃玉米,花生、地瓜遍地都是,村民看到豐收的喜悅,個個心裡都暖洋洋的。

村里還建起娛樂場地,有跳舞的、打太極拳的、藍球場、還有娛樂中心,老人們在裡面打打撲克、麻將和象棋等等,村里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家鄉在不斷的變化,日新月異,步步高升,在黨的領導下,個個都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奮鬥。

篇二:

我的家鄉在襄城縣,雖然那裡沒有什麼名勝古蹟,也不能與其它大城市相提並論,可是近年來,這裡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越變越美麗,越變越繁榮、昌盛。

以前聽媽媽說:“大街上的地面總是坑坑窪窪的,一到了晚上,就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老人們走在街上,經常會摔倒,下過雨後,路坑裡面就會有許多的積水,如果車子開過來,坑裡的積水會濺得你滿身都是,讓你變成名副其實的落湯雞。現在經過多次的整修,全縣幾十條背街小巷的路面已經修的平整,變成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了。以前的瓦房現在變成了豪華的住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棟棟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嶄新的高樓大廈,就連兒童樂園裡也充滿著歡聲笑語,彩燈噴泉裝點得像仙境一般。

如今的襄城真是讓人刮目相看,襄城好人精神隨處可見,我祝願我的家鄉人民講文明、有禮貌,襄城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