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寒假日記【三篇】

篇一

今天,我做了一個沙包,過程還是蠻有有趣的。

我們先招來一塊布料,把它裁剪成兩份。我興致勃勃地用一根針想把他們縫起來,可沒想到穿針也是個細活,握接連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稍微停了一下,總結了一下失敗的原因,在吸取了經驗教訓後我把捏線頭的手指向前一點,這樣線頭就不會在碰到針孔時彎曲了,就這樣這回穿過去了,耶!接著給線頭打結。各項準備就緒,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縫布”了。

我先拿起針,一下一下的認真封了起來,慢慢地我發現,雖然我越縫越快,但是許多地方都沒有縫好,空隙大的米都能露出來。我“調轉船頭”又向反方向補縫了幾針。這是在一旁拿著另一塊布給我做示範的爸爸,已經逐漸超過了我,我有開始暗自加速。看起來一切是這么的順利,可是,突然我“哎呦”一聲,我被針頭戳到了……雖然戳的很輕但還是有點痛的。我才發覺縫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只有心平氣靜,細心仔細才能很好地完成。我放慢了速度後發現,不求快,只求好,反而事半功倍。說了這么多,其實我剛剛縫好一條邊而已,哈哈。在縫完兩條邊後,我仔細地檢查有沒有縫隙過大需要鞏固的地方。為了徹底不讓米漏出來,我用小塑膠袋將米裝好後再塞入布袋中,然後繼續吧剩下的一條邊如法炮製的縫好,耶耶耶,我做好沙包了。我欣賞著它被我縫的歪歪扭扭黃黑格子外衣,不禁自己都要笑。

這次做沙包的過程雖然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但我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一一解決了,整個還是挺有意思。

篇二

在寒假裡,讀了不少書。但是能打動我的書是《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講述了余秋雨的三個旅程。為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而人生之旅是全書中最精彩的部分,經歷了中國之旅和世界之旅的余秋雨開始了人生的旅程。

其實,真正的藝術之家都知道,這種懂是創造意義上而不是學問意義的。那是對每一個感性細節小心翼翼的捧持,是對每一個未明意涵恭恭的讓他保持未明狀態,是對作品的有機生命不可稍有割傷的萬千敏感。是對轉瞬既逝的一種眼神,一道光束的震顫性品。

我懂得了藝術上的欣賞是創造意義上,而不是學問的意義上,相隔整整六百五十年,卻交融於頃刻之間。那天下午,我似乎對《神曲》的內涵有了頓悟,就像古代禪師頓悟於不懂的梵文,經誦。假、惡、醜、真善美,互相對峙,互相扭結。地獄天堂橫貫其間。我明白了一個作家的鴻鵠之志,哪怕刀槍夾在脖子之上。快速返回這個等級。只有不被大災的傷害臊動。才能開始平靜的祈禱,並堅守自已地心戀。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們這一生都在旅行,但我們不知不覺到了一個站——青春。

篇三

寒假中,這一天讓我過得非常開心,你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今天我做了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放風箏。

早晨,我看見外面的風特別大,我就對爸爸說:“爸爸,下午,咱們喊上張楠和她爸爸去放風箏,好不好?”爸爸也興奮的說了聲:“好。”

我等呀等,終於等到了我期望已久的時刻,我興高采烈地騎上腳踏車飛快地去找張楠;我到了她家沒想到她的風箏幾乎有我風箏的兩倍那么大。我吃了一驚趕快讓他們拿著風箏到那塊沒有電線桿的草地上。

放風箏的比賽就要開始了,首先我讓兩位爸爸先開始比賽,兩位爸爸的技術都很高,他們的風箏差距相差的很少,經過激烈的比賽,爸爸們的勝負就定了下來。下面該我和張楠閃亮登場了,我和張楠放風箏的技術都很差,但是,最終張楠卻贏了我。

雖然我們輸了,但是它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輸了,但是不要氣餒,爭取下一次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