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圓

“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團結,可以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上個世紀初,中華民族遭受外族侵辱,四萬同胞心心相印,用血肉築起了長城,終將強敵趕出了國門;20世紀末,中國部分地區遭受特大洪災,人們再次攜起手來,同舟共濟,最終擊退了洪魔;今天,面對肆虐的sars病毒,我們依然眾志成城,渡過了難關。團結,可以消除人禍;團結,可以戰勝天災。團結是勝利的保證。 

俗話說:“大雁離群難過關,獨條鯉魚難出灣。”當年集達爾文20年心血的《物種起源》出版,完成了生物學的一次革命,成為19實際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的巨大成就。其中是絕對是離不開各方有意的無意的幫助。達爾文的老師汗斯羅教授引導,扶持達爾文擺脫當牧師的命運,走進科學的殿堂。推薦他參加歷時5年的環球考察,並幫助發表或宣讀他的研究報告。拉馬克的進化學說也啟發達爾文決心到大自然中尋找證據。賴爾的《地質學原理》推動了早期達爾文向進化論的轉化。華萊斯從馬來群島給達爾文寄來的論文《論變種無限離開原始型的傾向》也使達爾文受到震動。所以說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生之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繫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里。 

##同志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一道工作。”有說:“不僅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1945年,黨在延安召開“七大”時,有的同志建議把王明排出中央委員會。##同志從大局出發,認為不僅要團結沒有犯錯誤的同志,也要團結犯了錯誤的同志,因此,建議把王明等幾位犯了錯誤的同志選進中央委員會。由此,可以看出犯了錯誤並不是排斥犯錯人的理由。反之,我們更應團吉他們。況且共產主義事業是一件千百萬人長期集體創作的事業,任何一個人也不能包辦。李斯的《諫逐客書》有這樣幾句話:“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說:泰山不排斥細小的塗飾,才得以那么高;江河不嫌棄點滴的水流,才能那么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壯大自己的隊伍。 

今天,“全球化”、“合作”成為了時代的強音。孤膽英雄風光不再,日益複雜的社會分工,使協作顯得越發重要。“1+1<2”,心繫一處,才能讓巨輪揚帆遠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