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

回味

回味,可以讓時光倒流。

十多年前,童年的背景總是在奶奶家展開。還記得奶奶同我並排端坐在電視機前,邊啃豆沙包邊看《紅樓夢》的樣子:我只用心在包子上,奶奶則用心在黛玉身上。一部《紅樓夢》已經顛來倒去地看過五遍了,奶奶卻每每哭得像個淚人似的。年幼的我不懂,這部細細碎碎、嘮嘮叨叨的肥皂劇和那個淚腺超級發達的林妹妹有什麼可看的,還不如《西遊記》、《三國演義》呢!於是,我莫名其妙地看奶奶痛哭流涕,正如奶奶苦笑地看著身邊吃飽後酣然大睡的我一樣。

一年年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我已漸漸長大了,而奶奶卻在我上國小後不久去世了。家裡再也聽不到奶奶的笑聲與哭泣聲了,再也沒有人念念不忘那個林妹妹了,因為誰也沒有工夫耐下心來慢慢回味了。“你不懂。”奶奶說過,“你還小,這種書長大後才能看。”爸爸和媽媽也這么說。記得也曾偷偷地取下書架上那本精裝《紅樓夢》——我的十周歲生日禮物,也曾硬忍急躁的猴性看上兩眼,但沒翻過幾頁便還是放棄了。雖然還是不懂它,但仍莊重地將它放回書架,仿佛聖物一般——因為它是奶奶的最愛!

第一次真正看它,是在國中畢業後那個閒暇的暑假裡。一次無聊時,猛地想起了已落有灰塵的它,抽出後打開扉頁,一些細碎雜亂的不快記憶再次充溢腦海,甚至懷著一些畏懼,一些軟弱,令人想要放棄。但在一次次壓抑放棄的堅持下,我竟然頭一次看完了整本像磚頭一樣厚的《紅樓夢》!

合上書,心中百感交集,一些歡樂、一些趣味、一些傷感、一些惆悵,一齊湧上心頭。我為大家族的歡聚團圓而快樂,為女孩間的嬉笑打鬧而微笑,為香銷玉殞的黛玉而哭泣,為四大家族的最終衰亡而傷感……驀地,我又想起了電視機前嚶嚶哭泣的奶奶,也終於明白了奶奶那句話的含意。

品讀《紅樓夢》的精髓正在於回味!只有讀後細細地回味,才能品出初讀的細細碎碎下那永恆的憂傷,才能嘗出兒女情長中飽含的國恨家仇,才能悟出作者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真意。

我也終於明白:回味,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因為它需要深厚的閱歷與定力。正因如此,能讓人回味的書才是真正的好書,讀一本勝過千萬本;而懂得回味的讀者,才能真正與作者心靈相通,情出一處,這樣的人,絕不會是膚淺鄙陋的!

我回味著《紅樓夢》,品味著其中滋味。奶奶慈祥的面龐再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正是她將我領進了文學寶庫。也許,像奶奶這樣的人才是我該回味一輩子、感激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