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

習慣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里寫道:“習慣簡直有一種改變氣質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的靈魂,也可以把他們從人的心裡驅趕出去。”這就是說,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良好的習慣是事業成功的奠基石。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海明威,其作品以自然精煉著稱,對話極為簡潔。記者詢問他風格簡潔的秘訣在哪裡,他的回答是“站著寫”。海明威站著寫作,而且只用一隻腳站著,這種方式,使他一直處在一種緊張狀態,迫使自己儘可能簡潔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正是這種獨特的寫作習慣使海明威形成了簡潔的文風。 

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一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絲線,隨著我們不斷重複相同的行為,最後它便成了一條粗繩。這個比喻正適合康德。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茶、吸菸、寫作、講學,都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完成的。當地的居民甚至用他的活動來校對時間。一個又一個思想的火花就在他一成不變的習慣中誕生了,康德最終成為了德國18世紀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之一。 

不只是海明威與康德,幾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良好習慣。司馬光睡覺時總枕著圓木枕頭,人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動,人自然就驚醒了。司馬光依靠這個枕頭,不分晝夜地苦讀,成為一個博學之人。 

聖亦聖,愚亦愚,也許都是因為習慣的緣故吧。良好的習慣敦促人們向前,在不知不覺中帶領人們走向成功。而有的人,被習慣支配,習慣了懶惰,習慣了墮落,習慣了惡。秦檜習慣了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依附金朝,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害國害民,終遭世人唾棄;汪精衛習慣於如牆頭草般的搖擺不定,最後只得如喪家之犬,有家難回,落得個機毀人亡。種種事情不勝枚舉,惡的習慣是人生的絆腳石。 

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壞習慣使人身敗名裂。長期的不良行為往往導致思維惰性,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纏得死死的。馴象人把小象用鐵鏈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如何掙扎都無法擺脫。直到小象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卻再也不去掙扎。

良好的習慣是事業成功的奠基石,惡的習慣是人生的絆腳石,我們只有自由地掌握習慣,才能在人生中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