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

好奇

人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沒有好奇心。

這是姥姥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姥姥也用自己的奮鬥經歷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從年輕時候開始,姥姥就是家裡的頂樑柱。衣食住行都得從姥姥辛苦勞作中來,姥姥一天從早忙到晚,所掙公分也僅夠一家人填飽肚子,眼看兒女到上學年齡,姥姥愁眉不展。即便生活如此困頓,姥姥還是很樂觀,她對周圍的一切新事物都很好奇,都有興趣,加上心靈手巧,沒有學不會的。 

不久,村里來了個教裁縫的,姥姥的好奇心又發作了,她想去學,從而改變一下家裡的境況,可家裡窮,沒有學費,姥姥就犯難了。但姥姥是不肯輕易認輸之人,她利用閒時間去偷學藝。他趴在窗戶上,看老師們如何給學生示範,然後默記於心,一有空就練習,居然給學會了,至今姥姥的同齡人也不知打姥姥是如何學會做衣服的,而且姥姥的衣服是當地最有名氣的。

姥姥理所當然地成了裁縫。可當時村裡的衣服款式都很古板,姥姥好奇的天性讓她頻頻進城,她去城裡,不是觀光,不為採購,就為滿大街看那些穿著時髦的衣物,姥姥一邊看,一邊研究,回到家就連夜趕製,果不其然,姥姥的生意紅火起來。

可姥姥不是一個輕易滿足的人,她天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進取心,於是,她又開始觀察自然界各種花的顏色和形狀,然後自己描出來,再用毛線勾出來,由於姥姥心靈手巧,許多動植物經她一潤色,栩栩如生了。 

在別人平凡無奇的生活中,姥姥總能帶給人們意外的驚喜,聽媽媽說,姥姥曾經給大姨織過一件毛衣,大姨一穿上,跟變了個人似的,一上街,回頭率百分之百,別人都說姥姥做衣服悟性高,其實我知道,那是姥姥好奇心的作用,她對周圍的山川草木總有一份興趣,一份突發奇想的創造,所以做出衣服,當然與眾不同了。 

現在姥姥已經六十多歲了,生活的風霜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她也不再開裁縫店了,而是心安理得地享受孩子們對她的孝順。但她的好奇心讓她擁有一顆童心般的晚年。有時我們陪她打牌,她說老打法沒意思,她又研發出一種新的打牌規則,我們聽了,只有佩服了。 

我相信,擁有好奇心的人是幸福人,姥姥就是這樣,她一生都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她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時,提高自己生活的質量,也提升了生命的意義。 

好奇,改變命運,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