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目的

讀書的目的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往往帶有目的性,毫無目的地去做事的人是沒有的。讀書也一樣,但每個人讀書的目的也不盡相同。前不久,筆者特意在自己所教的學生中做了這樣一個調查: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換言之,你為什麼要來讀書?這裡讀書的含義主要是指進學校讀書。

學生對這個問題似乎特別感興趣,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見解,有的說讀書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有的說讀書是為了不再當農民,也有的說讀書是為了將來找份好工作,減輕父母的後顧之憂,還有的說讀書是為了光宗耀祖……可謂五花八門、各抒己見。筆者是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聽到同學們發表出來的各種見解,百感交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大家都很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性。這或許是件好事吧。由此筆者不免想起了國小時候所學的一篇文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文中講了少年周恩來談讀書目的的事情,先生問周恩來:你為什麼來學校讀書?周恩來不假思索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先生沒有聽清楚,周恩來又大聲地說了一遍,一點都不含糊,這種觀念在少年周恩來心中早已形成,所以才能脫口而出。後來果然不出所料,周恩來為中國的革命與解放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華與能力,無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功臣。

小時候,老師也會問自己的學生:你為什麼要來學校讀書啊?許多的小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我想成為一個科學家。當然那時大家都還小,不似高中生那般懂事,對社會亦不盡了解。小學生大多是比較單純的,也是天真與活潑的。誰不喜歡他們呢?

我無法指責高中生的各種讀書目的,時代不同了,每個人所想亦發生了些許變化。大家非常明確自己的目的,這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讓筆者憂慮的事情。有的學生因為過於明確自己的目的,比方說有的人就是為了將來考一個好大學,於是凡事以高考為中心,注重分數,而忽略了一些生活技能的訓練與培養,例如有的高中生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這勢必給其將來的生活與競爭帶來一些不便。當然這些並不是完全由個體造成的。

讀書的目的是非常明確好,還是不必太明確好呢?這個問題是很值得深思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應該把讀書當成一輩子的事情來對待,進而自發地形成學習知識的習慣。如此,想必我們的教育定能取得更大成功,讀書的意義亦會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