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優秀作文:規則與人情

第一篇:規則與人情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現代法治社會中,規則與人情常相衝突。但社會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規則面前無人情,我們必須遵守規則。有了規則,社會才會在規範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上海一名高考學生因遲到而與高考擦肩而過,母親下跪求情卻也無補於事。對此,我們只能感到惋惜與同情。高考面向全中國這么多的學生,必須有高考的規則來保證其公平。在規則面前,人情是不足為道的。

古往今來,成功的領導者都遵守規則,制定一系列規則管理好自己的國家,組織好自己的隊伍。韓信睡著後,一個管理衣服的手下怕他著涼生病,便為他披上袍子。韓信醒後找來此人責問,並將他殺掉。在人情方面看來,我們認為這完全是不可取的做法。但韓信認為,此人沒有遵守自己的職業規則,做了不該做的事,因此必須受到處罰。、

在規則面前,人情是冷的,但也因為遵守了規則,國家再規則的指導下才越來越繁榮。

在西方國家,布雷是一名非常著名的腫瘤治療專家。然而因為一次錯誤的判斷,他把一個小生命錯認為是腫瘤。他承擔了責任,認識到錯誤,把嬰兒留了下來,準備接受法規的審判。在法庭上,他沒了一大半財產,甚至沒有再做醫生的資格。他的良心讓他接受法規的審判,但他沒有後悔。也許,他敢於承擔責任可以讓他的審判輕一點,我們會如此想到。但如果因此而忽視法規,將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也許,有的人會心懷不軌,利用規則的漏洞作惡多端,利用人情來騙取不合法利益。所以,規則面前,只能遵守,只能惋惜,但卻不能因為人情而不去嚴格執法。

在中國的現代社會中,民主法制越來越完善,頒布了許多法律法規來約束和規範人們的行為。這對於一個建設法制社會的國家來說是必須要做的。只有建立規則,完善規則,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在規則與人情相衝突,我們或許要捨棄人情,做到大公無私,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完善好規則,減少兩者的衝突。

讓我們在規則的引導下走得更遠更好吧!

第二篇:規則與人情

上海高考考生因腳踏車壞了而遲到2分鐘,其母下跪求情,仍被拒考場之外。誠然,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但在這種由非主觀因素造成的情況下,難道就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規則之外留有人情嗎?

規則是有人情的蘆葦。在非主觀因素造成規則被破壞的情況下,寬以人情,能使社會更和諧。正如上海“最有人情味”交警李自成。在一次執勤期間,他攔住了一輛違法右轉的機車,並準備開單罰款。這時,機車司機卻氣憤地質問道,指示牌上明明寫著六點後不許右轉,而現在還沒到六點,怎算違規?而當該司機看到自己的手錶時,才發現手錶沒電停擺,而實際上已超過六點。無奈的司機只能低頭認錯,並懊惱地對后座的妻子說:“以後你治療買藥的錢又少了。”聽到這番話,交警李自成感到十分為難,但最後還是開出了罰單,裡面夾著一張100元人民幣。而這位交警的行為被媒體曝光後,也受到市民的稱讚,上海的社會氛圍更加和諧。法制之外,應有人情。機車司機並非惡意違法,而是因為手錶停擺這種非主觀因素而造成違法。誠然,法律是鐵面無私的,但若每個人都只是會剛性遵守法律,而不會柔性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恐怕這個社會的矛盾會越來越嚴重。可見,讓社會更和諧有序,我們需要有人情的規則。

然而,生活中我們卻常常見到只會死板遵循規則,在非主觀因素造成的情況下不會變通的例子。正如在福州一條高速公路上,收費站工作人員攔住了一台急救車。急救車上躺著一名孕婦,但全車人都沒有帶現金。為了區區幾十元路費,收費站人員把急救車攔在出口處近一個小時,使得孕婦只能在車上生產,而這件事被媒體曝光後,收費站工作人員的餓行為受到了人們的斥責,如此“遵守”規則,只會引起更糟糕的結果。規則的制定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人的權益,然而,當盲目遵循規則而致人的權益受到損害時,難道不應該在規則之外留有人情嗎?

規則應是有人情的蘆葦。尊重規則,遵守規則,這是每個公民的道德素質。在非主觀因素造成的情況下,我們更應把規則理解為對人的尊重,對人權的尊重,如此,我們的社會才會發展得更健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將更和諧,更有人情味。

規則與人情,同行更美。

第三篇:規則與人情

20xx年高考考場外一位母親的下跪令人動容,亦有網民因此指責規則不合理,工作人員人情淡薄等。但是我想說:別為人情違背了規則。有規則才有人情。

說到規則的誕生,不得不說起羅馬法。在古羅馬的第一部法律《十二銅表法》誕生之前,維護整個羅馬社會秩序的是多年來形成的習慣。習慣雖是人們經驗智慧的結晶,卻並不具有規則的效用,貴族階層隨意解釋習慣,隨意判決,平民生活長期受到嚴重壓迫。直到規則正式誕生,平民才可以說是獲得了第一次勝利。如果沒有規則,或者規則因為個人而隨意更改,而違背大多數人的利益,敢問人情何在?

規則的發展亦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可喜變化。美國的1787年憲法,確立了民主共和制,也確立了人民主權的地位,這部被稱為“近代世界第一部的人權宣言”的法律,並不是完全“死”的,而是靈活的,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一開始它並未解決婦女與黑人的人權問題,但因為人人都遵守規則,尊重規則,這規則才得以日臻完善,越來越能反映人民的呼聲,越來越有人情味,同時也保證了美國社會長治久安。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則與人情產生了一定的衝突。但是這種衝突誇大規則的弊端,造成人們對法制的不信任。規則已定,但人是活的,與其抱怨規則太死,不肯給你多兩分鐘時間,或是指責工作人員沒有人情味兒,為什麼不反思自己夠不夠嚴謹細緻、有沒有足夠重視呢?高考既然重要到讓一位母親下跪,為什麼沒有讓你提早出門?如果規則因你一人而變,對其他那些早早到場等候的考生豈不是不公平?

陳獨秀說,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談道德談人情,那么這個社會最終會變得沒有秩序、虛情假意;相反,如果人人都遵守規則,社會秩序安定,人們的道德素養自然會提高。以此可見,有規則才有人情。我們國家的英勇解放軍,因為遵守軍規、軍紀,才有了為顧全大局而犧牲自我的勇氣。他們是恪守規則的鐵骨錚錚的漢字,也是有人情味兒的最可愛的人。

有規則,才有人情。我們需要的是遵守規則的秩序與完善規則的決心,這樣,人情自然顯現。

四篇:規則與人情

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腳踏車壞了導致遲到,而被工作人員按照相關規定拒之門外。這個事件告訴我們: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對生活的安定、社會的和諧起著重要的作用。

當規則與人情發生衝突時,應以規則作為第一標準。三國時諸葛亮為了防止被魏軍截斷後路而急需大將守住街亭以堵住魏軍的襲擊路線。馬謖請纓前往。由於輕敵,街亭失守,馬謖也狼狽逃回了漢營。儘管不捨得,諸葛亮還是含淚斬了馬謖。如若諸葛亮不斬馬謖,即會使人們產生一種錯覺:原來軍令狀也是可以開玩笑的,又因為諸葛亮比較喜歡馬謖,大將們會進一步認識到:其實人情是大于軍法的。由此以後,大將們想必會紛紛通過違反軍紀來獲得利益,後漢也離滅亡不遠了。所以,諸葛亮在規則與人情中,只能選擇尊重規則、穩定軍心,即使“揮淚”也要狠下心腸斬下去。

這亦使我聯想起了戚繼光的“戚家軍”。“戚家軍”多由同一條村的父老兄弟組成。但戚繼光治軍卻是以“法”為主,規定如若有逃跑,瞞報軍功的,其他人必須予以揭發。戚繼光的治軍方式把“法”凌駕於“情”之上。正是如此,“戚家軍”才會成長為一支紀律嚴明,令倭寇聞風喪膽的百戰之師。

如若讓人情凌駕於規則之上,則會對社會生活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原足協主席謝亞龍,因為人情的關係,多次收受賄賂,對一些球隊作出不公正的判決,打壓年輕球員,指使裁判員著重打壓某一隊。據謝的好友透露,謝原本是一個比較正派的人,但很多事情他是抹不開面子才去做的,當時中國足壇的烏煙瘴氣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各種“假球”“黑裁判”使中國足球的水平嚴重下滑。人情凌駕於規則之上,後果嚴重。

除此之外,“房叔”“房媳”“房爺”等組成的“房家族”,各種因濫用職權,貪污受賄而落馬的官員,因貪污而被捕的中石化副總,哪一個不是把人情駕在規則上的?又有哪一個是為社會和諧作出了貢獻的?

“無規則不成方圓”只有尊重規則,讓規則大於人情,才能構成良好的“方圓”,建設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