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讀後感

在這個五一的假期中,老師布置作業來寫這個文章,我和媽媽就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青銅葵花》,雖然我和媽媽閱讀過這個書好多次了,但是還是放不下在這本書中的人情美,在這本書中,講了一個講了一個叫葵花的小女孩和她爸爸還有一些城裡人去一個叫大麥地的地方幹活,後來葵花的爸爸不幸溺水死亡,葵花被青銅家收養,變成了青銅的妹妹,由於青銅家特別窮,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便讓葵花一個人去上學,葵花學習特別努力,同學和老師都很喜歡她,可後來,葵花又被接回了城裡。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人就是葵花,她能理解別人,在奶奶生病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和信院費的時侯她跑到外地去摘銀杏賣錢。最讓我鹹動的事就是:在冬天,青銅去賣蘆花鞋,幾個城裡人把青銅的鞋全包了,但還有人想再買一雙,青銅為了不讓那個人遺憾,竟把自己的鞋給了那個人,自己光著腳回家了。

通過讀《青銅葵花》我懂了:一個人遇到了挫折是退縮,還是應該通敢的面對它。在我們生活中,在我無論遇到多大的失敗和挫折也不要灰心,只有戰勝它們,我們才能成為強者。

讀完《青銅葵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悽美的特定年代的故事,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小女孩葵花和他的哥哥之間的真摯的友情讓人感動,讓我們看到了兩顆善良的童心,讓我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愛,善良。

那是一個苦難的年代,那個時代留給了人們太多的痛苦和無奈,青銅和葵花小小的年級也都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折磨。讀這部小說,始終讓人感覺壓抑,無奈,與青銅和葵花那個年代的人相比,我們是不是感覺太幸福了,現在的孩子與青銅和葵花相比,是不是有種天上人間的感覺呢,可為什麼孩子們卻沒有幸福的感覺呢,他(她)們老是抱怨學習太累,正如本文作者曹文軒說的: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與青銅、葵花相比,現在的這孩子所受的痛苦是不是太渺小了,是不是很多時侯都是在無病呻咽呢,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受到不公或挫折的時侯,該如何去面對呢?我們的孩子又何如去面對呢,他(她)們能夠去堅強的面對困難,戰勝逆境嗎,是的,當我們給予孩子更的的關愛的同時,更要對他(她)們的生存能力多多鍛鍊,讓他(她)們有戰勝困難的能力,能夠坦然的面對失敗、挫折甚至是苦難。

記的人們常愛說一名話: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我倒覺的,讓孩子吃些苦又有何妨,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們雖不要孩子像孟子那樣,但多鍛鍊鍛鍊孩子的吃苦能力,也能磨鍊他(她)們的意志,對他(她)們以後的成長還是大有好處的。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一個時代的痛苦,時代不同,痛苦也不同。通過讀《青銅葵花》這篇小說,使我對痛苦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兩個孩子,出身不同,但命運卻如此悲慘,小小的年齡卻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他們在痛苦中生活,在痛苦中歡樂,她們的樂觀向上的精神卻讓我無比敬佩。

作者在寫苦難時,將苦難寫到深處,在寫到美時寫到極致,寫到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在讀這篇小說時,我邊讀邊流淚,為兩個孩子的悲慘命運而感動,她們用愛編織著自己七彩的夢,用行動去幫助對方渡過難關。

看後,使我陷入了深思,如今的孩子物質條件豐富,吃的、穿的、學的、用的都是好的,可他們回報我們的是什麼呢?是愛心,還是堅強,是勇敢還是卓越,是勇於承擔痛苦的勇氣,還是面對挫折的從容不迫。因此我們不得不對孩子進行痛苦、挫折教育,不要讓孩子老是生活在蜜罐里,不要以為生活是一帆風順的,出現困難和問題是不可避免的,要敢於承擔困難,面對挫折。對他們進行受挫教育,讓他們端正思想,分辨是非,養成一個好品質。讓孩子學會怎樣做人,讓孩子學會怎樣在經濟大潮中撐好舵,不翻船,不受任何誘惑,這是一個非常不好做的事情,這也需要我們不斷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