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感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海洋;書,是人類的的老師。

每一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書籍。其中我比較喜歡讀《魯賓孫漂流記》,因為裡面的主人公魯賓孫是一個勇敢、有主見、堅強、機智的人,十分令人佩服!

曾有人說過:“作為一個人,首先應該學會的便是如何生存。”魯賓孫不時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他自己的一生。

魯賓孫從小就想在上海航行。稍長大些,他隨好朋友一起去航海學會了一些本領,但幾次都十分失敗,都是死裡逃生才活過來的。有一次,他從西班牙出發,航海時遇到巨大的海嘯和風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全部被淹死了,他游到一個無人的荒島,利用破船上找到的的東西和在森林中採到的野果,還有捕捉到的野獸,在那個好無人煙的小島上住了整整二十八年有一個多月,最終才和一些外來的人經歷了些戰鬥,回到了巴西。

讀完這本書我很有感觸。尤其是主人公魯賓孫剛剛流落孤島上,他為了找一個合適的住所,他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岩下找到一個棲身的地方。魯賓孫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儘量大些,然後用木根做一些木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箱子以及木板,堆成一個臨時性的圍牆,做好防禦工作。但只不過幾十天,突然發生塌方,魯賓孫不但把落下來的土運走,而且還在原來造房子的基礎上,更加鞏固,免得災難再次發生。

這一情節,突出了魯賓孫是一個偉大、堅強、面對困難永不言棄的人。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鬥爭,勤勞勞動,在荒島一人勇敢的生存著。他在逆境中鍛鍊著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幹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幹比信念更重要····

若我一人流落到那個小島上,我想我會害怕死了,根本沒有什麼勇氣考慮生存的想法,只會不停哭泣吧。這樣我與魯賓孫相比,膽小了好多,渺小了好多,這時就突出魯賓孫的不平凡、和偉大之處!所以我根本不敢考慮這些如果。

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勇敢向世界挑戰,不要輕易被打垮,壓力越大,則能夠越堅強,這才是我們的目標。要勇於挑戰,勇於追求,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堅強的自我。只有在困難中,我們才能茁壯成長。

家長感言:

如今的小孩子都是在溫室中長大的,沒有遇到什麼困境,所以在他們腦海中,存在著永遠依賴父母的觀念,有什麼困難時,父母會幫助他們,不需要自己思考,這種想法是 不對的,作為父母的我們,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立刻提供幫助,這是溺愛,不是關愛,這樣會使孩子習慣的有一種依賴感。因此,將來如果我們的孩子經不起一點困難,身為他父母的我們要指導他應該怎樣解決,儘量引導他獨立一人面臨困境。

自從我們的孩子讀過以後,變得更有責任感、更加獨立了,漸漸的我們發覺她喜歡一個人處理一些困難,不像以前,遇到一些難事,就喜歡找我們家長去處理,自己卻在一旁休息。不知不覺,她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讀完這本書的感觸,她的父母我們看到這一幕十分的感動和欣慰!

《魯賓孫漂流記》這本書我們的孩子不僅讀過,我們也讀過,我們不時還與孩子在餐桌上聊這本書給人的啟示,時間久了,我們發覺我與孩子的代溝漸漸沒了,在餐桌上的話題便多了,不像以前,除了吃飯,根本說不上幾句話。我認為它是一本值得讀的書,很有價值,不僅改善了孩子不好的習慣,還增添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主人公魯賓孫成長經歷比較坎坷,孩子會認為他的命太苦了,但身為家長的我們,會否定孩子的這樣的想法,我們認為經過磨難的小孩,身上總是比一般小孩具有不同的精神氣質和好的品格。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魯賓孫那樣有著自信、自立、自尊、自強的精神。要靠自己的誠實、善良、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