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諸葛亮

何雨珩/文

羽扇綸巾談笑間,千軍萬馬我無懈。這是我想到諸葛亮時的第一感覺。書中將他描寫的神乎其神,也有人用一句話便概括詮釋了他的一生:“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寥寥數語,卻為讀者塑造出了一個多智近妖的完美形象,忠而無能曰庸,能而不忠曰奸,然而集超人智慧與謀略於一身的諸葛亮,卻在先主劉備逝去後仍舊盡心輔佐劉禪,北伐臨行,一篇《出師表》震古爍今,留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古堪伯仲間。”的萬世美名。

不甚了解古代的人大多會覺得諸葛亮智謀無雙,未卜先知,身為文臣也不必涉險沙場,只需要安居府中,飲茶下棋,戰時隨便一個計策便是成敗關鍵,以一己之力逆轉戰局,搖著鵝毛扇侃侃而談,“談笑間檣櫓灰飛”不外如是。

“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諸葛亮無疑是擁有大智慧與戰略性長久眼光的。天文地理,人文歷史,國民生計,他的智是集合了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從“赤壁之戰”便可窺探一二。若說“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勾畫的未來宏偉藍圖,構造了一統天下,還舊都歸正統的大致框架,那么“赤壁之戰”便是具體實施了。

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狼煙起,金戈鐵馬,梟雄聚,逐鹿天下。諸葛亮以身犯險,舌戰群儒,孫劉聯軍大破八十萬曹軍,借天時地利人和,以少勝多,以此經典一役為勢單力薄的劉備奠定立足基礎,至此終天下三分,三足鼎立。

但計謀不會憑空出現,一個完善的計策需要反覆斟酌推理,多方面考慮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氣候人心測算無漏,甚至要考慮己方可能發生的種種客觀因素。再完美的策略也會存在弱點,諸葛亮勞心布局,也要勞力輔佐。劉禪昏庸無能,以致諸葛亮凡事親自操持,蜀魏交戰,相持五丈原,蜀使至魏軍營中,司馬懿不問軍事,只問飲食起居。當他聽說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罰二十軍棍以上的事,都要親自過問時,便斷定說:“亮將死矣。”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生後,可憐白髮生。”諸葛亮實現了他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縱然魂化清風明月,也如雋永恆星,永曜九重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