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初二議論文範文賞析:執著與堅持

挫折是人生中的一筆財富。巴爾扎克說:“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他不是一個天才,卻也絕不甘心做弱者,因為他看到:有人在遭受1850次拒絕後,最終獲得了機會,並一舉成名,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人在299場比賽中輸掉256場,曾創下連輸88場的“世界紀錄”,但他絕不放棄,屢敗屢戰。因此,他學會了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面對任何挑戰,總會以樂觀的心態,挫折對他就只像風對水面的那種作用,因為他前面的山高不過他的頭,他腳下的路長不過他的腳。他,總以今天的疑慮作為實現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礙,以不學自知、不問自曉為大忌,侶勤勉而友夯實,因為他相信光陰給我們經驗,學習給我們知識。

他以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與父母、老師及對自己保佑希望的人分享失敗的痛苦與失落,而是共享成功的快樂。為此,他便儘自己不對別人和自己有所虧欠的努力,因為他認為應該讓別人的生活因為有了他的生存而更加美好。同時他也相信“讀不再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因為“用平凡的也可以走完偉大的行程。”

適者生存,沒有什麼是不會改變的。南美洲有一種奇特的植物——卷柏。每當氣候乾旱,嚴重缺水的時候,它會自己把根從土壤里拔出來,讓整個身體縮捲成一個圓球狀,又輕又圓,只要稍有一點兒風,它能隨風在地面上滾動。一旦滾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圓球就迅速地打開,根重新再鑽到土壤里,暫時安居下來。如果,它又感到水分不足,住得不稱心如意時,它又繼續地拔起根……可最終,這些卷柏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植物學家對卷柏做了一個實驗:用擋板圈住卷柏,不讓它搬家,結果他幾經拔起卻走不了之後,便再也不動了,它的根深深地扎入了泥土,長勢比任何一段時間都好。所以,他學會了適應——適應他所處的環境,適應他所面對的壓力,適應他所面對的競爭,適應他人的風言風語、批評指責,以此生長出一片新的綠洲。

成功是對一件事長時間地堅持,他記住了“堅持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成功需要堅持。”而且他相信付出與回報是畫等號的,雖然這個等號有點扭曲,但沒有付出就絕不會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