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作文600字

綠色生活作文600字

流金鑠石、層林盡染的盛夏又在“狼籍殘紅,飛絮蒙蒙”的詩情畫意中姍姍而來。望窗外,“綠樹陰濃夏日長”,芳草如茵、翠柳如眉,瀟瀟灑灑地洋溢著一派翠色慾流的勃勃生機。美不勝收的世界,無時無刻不縈繞著這鮮嫩欲滴、楚楚動人的抹抹新綠;無時無刻不迴蕩著大自然獻給大家沁人心脾的天籟之音。綠色,是大自然首當其衝的饋贈,更是只屬於大自然的精妙絕倫的佳作。殊不知,這看似司空見慣的綠色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是舉重若輕的,當我們的心靈失去了稍縱即逝的綠色,那取而代之的將是觸目驚心的污濁,我們會在渾然不覺之中失去夙興夜寐的錦繡前程。

步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時代,我們更不能遺失舉足輕重的綠色。生活中失去綠色,便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你會發現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平淡無奇,平日裡奔波勞累、馬不停蹄的動力也蕩然無存,你會將萬事萬物都看得一文不值,也會在空空如也的生活中迷失自己,失去彌足珍貴的親情、友誼,甚至一貧如洗,家徒四壁;學習上失去綠色,便失去了動力,你就會裹足不前,不思進取。你唯一所想的便是如何投機取巧,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但畢竟是“思而不學則殆”的,你會讓自己的學業“行成於思毀於隨”,功敗垂成、前功盡棄,讓轉瞬即逝的年華伴你虛度此生;事業上失去綠色,便失去了工作上的執著與熱情,你會與同事之間互相猜忌,爾虞我詐。

綠色是什麼?是自然的生的與自信,是朋友之間友誼的沖調劑,是學習上水滴石穿、鍥而不捨的精神,是生活中寧折不彎、堅韌不拔的信心。綠色,是茫茫大漠中的綠洲,它令我們的生活鳥qiāng換炮、辭舊迎新;綠色,是淒清的寒夜中的一盞紅燭,它給我們溫暖,讓失敗後的累累傷痕了無痕跡;綠色,是我們饑渴難耐之時的一眼清泉,它給無所適從的人們雪中送炭,讓人們未卜的前途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現在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人將綠色視而不見,置若罔聞。以致於有了這些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貪官污吏;有了這些禍國殃民、不擇手段的不法商販;有了這些小肚雞腸,國難當頭之時也一毛不拔、自詡為君的“鐵公雞”。還衍生出了那些懷才不遇的人們,怕尋不到意氣相投的伯樂而飲恨終生,不思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文韜武略換來前程似錦,而是靠自慚形穢、自欺欺人的送禮去搞關係。即便是掩耳盜鈴,僥倖成功,只會去坐井觀天、譁眾取寵,也同樣得不到重用。更有甚者,索性斷章取義,妄想一步登天,直接有恃無恐地讓自己名門望族的親戚施以援手。機關算盡,也只能落得個華而不實、待價而沽的罵名……

綠色,注定了未來的生活。讓我們為自己的心靈綴上點點新綠,為自己的未來錦上添花,不虛此生!

綠色生活作文600字

“低碳”、“綠色”,其實就是近年來的舶來品。對於我們這樣的窮國家,沾上洋字的詞或是有點血緣關係的,除了“洋鬼子”,都是好東西。

然而換一個角度,其實也是奢侈品。很顯然,我們不可能強求美洲土著改燒天然氣,也不能強迫一個辛苦多年才買上轎車的白領使用清潔的氫能源。這樣想,“綠色生活”和我們平頭老百姓似乎毫無瓜葛了。

這就牽扯到一個很惹眼的話題——-平等。

在西方國家的法律中,“平等”是一個高頻率的詞條。不管是頂著怎樣的冠冕,他們總堂而皇之地宣稱:“人人生而平等。”其實真相不是如此,幾百年來的教訓告訴我們:生是平等的,但是生下來就不平等了。比如你生在美國,家庭優裕,前途光明,你自然有能力燒天然氣;氫氣用不上,也可乘坐磁懸浮之類的公共運輸工具。但是很不幸,投胎的時候你走錯了輪迴,降生到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也只好提著尚未滅絕的塑膠袋,呼吸著工業文明產生的廢氣,在城市中奔忙嘍。更加不幸的是,你還要經常看到或聽到西方國家(或洋鬼子)指責你們不環保啊,不綠色啊,於是你憤怒了,義憤填膺,叫囂著要怎樣怎樣。但是收回遙遠的視線,低頭面對真切的生活,“綠色”依然遙遠,屬於天邊外的東西。

西方學者在考慮問題時總是忽略平等問題。當然,這兒的問題是指他國利益問題。無論是怎樣的主義,怎樣的理論,都不能忽視實際的情況,也就是現在人們常提在嘴邊的“特殊國情”。

生活水平,社會發展程度,以及人們的文化素質,決定了各地千差萬別的價值觀,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綠色生活,自然可以作為已開發國家的生活方式,但是卻不能以此來強迫尚待發展的貧窮國家。“綠色生活”所宣傳的理念自然是正確的,值得效法的,但是我們不能硬要騾子去代牛犁地,也不能讓羊產牛奶。同樣的,也不能讓燒煤都有困難的百姓去燒更加昂貴的天然氣、氫氣吧?

生下來雖然不平等,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來消弭一些差異。對於綠色生活,我們不能面面俱到,但我們可以量力而為,可以用少污染少浪費來減輕環境的壓力,可以告訴朋友鄰居少用一個塑膠袋。

如果能夠用平等的眼光客觀地看問題,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又何嘗不是綠色生活的一部分?

綠色生活作文600字

海德格爾的命題“人,詩意地棲居”原存於哲學家自成一派的理論體系中,但其究竟有著豐富的可闡釋性,提及它,不同的人在頭腦中展開的圖景也是迥異的。但對我而言,它恰恰勾勒了未來的綠色生活形態:

一片人造植物葉凸出在像的右下角。從仿生學的角度看,喊了很多年的口號“改造自然”改為“敬畏自然”或“師法自然”更妥帖些。植物則被人類的福祉既光合作用,而弱化甚至消除光能這個作用前提,無疑將掀起一場綠色革命。以人造植物為首,大批仿生產品將騰越出世,大自然則成為技術產業無盡的創新之源。

一塊優質穩定的水源地浮動在像的中央。“因地制宜”是都市生態建設的要旨,定量規劃上海水,努力復原天然林。黃浦江在供水隊伍中不再一枝獨秀,大容量高穩定性水庫的建成將令市民歡欣雀躍;青蔥中隱映著勃然生機,人工林將脫掉“綠色沙漠”的惡名。

一個減量再生的循環經濟廢棄物處理器赫然在目。回收網路連通生產者、商家和消費者,政府和民間力量集合而成,將每天製造的垃圾分類填埋、焚燒、亦或再利用。吞吐電池的鴨嘴箱、清潔化肥合成機、“三廢”即時處理系統等推陳出新,專門繪製一幅生態地圖,使設備齊全的維護點明晰可查。一言以蔽之,高效輕質的gdp將同環保比翼雙飛。

我素來喜讀科技文摘,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慘烈角斗,便如同兩個鏇轉相扣的齒輪,在平面媒體上碾過留痕。於是又了上述所想,三面一體。暑假初放,上海科技館為學生深化科學與人文素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我決定去第二遭,“科技創造綠色生活”主題展館給“未來科學家”提供了暢想和實驗的平台。走近展區所設的生態小屋,竹木外構氣質親切,形態古拙;太陽能內置氣息冷峻,外現代化。

坐在擁有“環保內芯”的電腦前,隨奇妙的嚮導軟體來一番操作,親手“阻止酸雨的形成”,“整治溫室效應”。先前我儲備了些生態知識,卻在這裡捉襟見肘。

我曾思索:稱科學為“真、善、美的統一”是否過譽?偶然的機會,在一份語文試卷上得到了這樣的答案:符合自然本質、具內在研究價值、有藝術美感,科學之真善美,正在於此。我無語。而科技館獨具匠心的展覽,又以一種樸素得逼人的美感,教我眼見為實---綠色乃萬色。

主題展的觀者,倘沉下心來,會產生強烈的時空交錯感。想那“人與自然”,洹古的母題,也在精神與物質世界中被輪番地折磨,連著未來,牽絆著過去,推著現在。“雕刻時光”照搬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的自傳名,它催人琢磨。我們揣著三分憧憬、七分憂患,遊歷了一番“綠色”,而與藝術家偉大而寂寞的心靈,竟也靠近了一些。插上翅膀的想像等待成熟,“雕像”與現實終有相合的那一天。